聯合國記協舉辦台灣問題討論會

標籤:

【大紀元6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十八日專電)聯合國記者協會今天舉辦台灣問題研討會,邀請國際法專家陳隆志和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索德柏格 (Nancy Soderberg)分別從法律學理和國際現實的角度陳述問題所在,並開放給記者和關切台海問題的駐聯合國使節提問或發言。

討論會由記協會長任金茲主持。他強調這場討論會並不是挑戰聯合國有關中國代表權的二七五八號決議案,也不是政治或外交事件,目的在溝通各方並增加世界事務的透明度。

五月底邀請台灣駐紐約最高代表夏立言赴記協簡報台灣抗煞努力,卻遭中共阻撓的任金茲說,記協不接受「會引起國際關切的問題應當是忌諱」的說法,何況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在聯合國體系的各國際組織沒有代表權,是鐵一般的事實。

現任「國際危機集團」 (Internaitonal CrisisGroup)副會長的索德柏格說,她服務的機構對台灣沒有立場,只希望台海兩岸自己能夠和平解決糾紛,也呼籲國際社會注意兩岸是有衝突的風險,大家應該設法降低這種風險。

她指出,過去十年來台灣對「一個中國」的認知與支持有「日漸腐蝕」之勢,不過,台灣人越來越不認為他們屬於「一個中國」這個「基本變化」,卻很少被世人所知,更嚴重的是,台海兩岸對國家認同問題的分歧,幾乎已到了不能妥協的地步。

她說,台灣朝野都認為台灣自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國則認為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國,並且不惜動武也要遂行此一「願景。」

索德柏格說,中國對台灣政治圍堵、經濟施壓的兩手策略似乎奏效:台灣於公元兩千零二年五月宣佈恢復兩岸通航;對美國等大國也收到一些「政治」效果。不過,中國仍然關切台灣「漸進獨立」的走向,也關切美國對台軍售。

中國對台底線是,台灣必須明顯走向「和平解決(統一)」,否則要面對武力;台灣持續拒絕往這方向走,就可能構成「觸犯底線」,台海問題觀察家應當注意這點,她說。

她建議美國和台海兩岸致力於建立「互信機制」,防止任何一方誤判局勢,以免事情演變成軍事衝突。具體建議包括透過經濟交流達成和平,雙方多就海關、漁業、沿海能源開發等互利事項進行合作。

對台灣的建議,她說台灣的領導人應該「平衡」公開處理認同問題和增進兩岸互利交流問題,台灣在國際社會「不正常地位」的問題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她相信兩岸終會有坐下來談判台灣的國際地位的時候。

她進一步建議中國降低飛彈瞄準台灣等「敵意姿態」,台灣則可以減少軍費支出回敬;中國可讓台灣主辦一兩個二零零八奧運項目。國際社會則應體認,「法理」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的問題,只能透過中國和平解決,同時可支持台灣加入不需國家主權資格的國際組織,如世界衛生大會。

紐約法學院 (New York Law School)教授陳隆志從歷史和國際法角度,強調台灣和中國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問題也不是中國的國內事務,所謂「一個中國原則」已經變成「一中勒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用來違犯聯合國憲章所揭櫫的民族自決、和平解決紛爭等原則,用來恫嚇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工具。

「一中原則與過去幾十年來的政治現實不符,也不符合國際法以及聯合國的自決原則」,現在是解開「一中」魔咒,拿出新的東西取代它的時候了,陳隆志說。他認為最佳的替代物就是「一中一台」原則。

他說,把台灣納入國際政府組織,會是「建設性的一步」,能夠對全人類的利益有所貢獻,也能夠促成一個「和平、正義」的世界秩序。

他提醒聽眾,美國的一中政策有一個前提,那就台灣的前途問題,應用和平方法解決,美國實行一中政策時,應該隨時強調台灣關係法,直到改採「一中一台」政策之時。

這兩位專家的發言,引起熱烈的提問與討論。德通社記者問,聯合國難道無法討論並解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代表權問題?索德柏格說,聯合國當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這個問題,她相信台灣和中國不直接談判的話,不太可能在聯合國內有任何進展。

陳隆志說,宣稱台灣的基本權力不是挑激誰,呼籲中國遵守「不得使用武力威脅」等國際法原則,當然也不是挑激行為。

甘比亞駐聯合國大使指出,過去十年來,台灣代表權問題每被提出,中國不是根據理性或法律回應,而是政治施壓。這不是台灣「挑激」中國,反而是中國飛彈對準台灣,在挑激國際社會。吐瓦魯駐聯合國大使 (Enele Sosene Sopoaga)最後發言表示,「一中原則」對聯合國的確構成一大矛盾,彷彿它可以凌駕人權、自由、健康衛生、人命價值等諸多聯合國的基本原則,一個主權國家要在聯合國提出問題的自由都遭受「某一個國家」粉碎,聯合國原則何在?它還能護衛什麼原則?

相關新聞
聯合國特使:昂山蘇姬身體健康毫髮無傷
世衛組織看薩斯襲擊銳氣消退
法國部隊抵達剛果展開緊急行動保護老百姓
“中國人權”呼籲聯合國營救龔聖亮牧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