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大測驗風靡西歐澳洲

自由時報駐英特派記者魏錫賓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6月18日訊】「他傻瓜,你聰明」? 超過廿四萬英國人為了證明自己夠聰明,同一時間上網完成了二○○三年全國智商大測驗,瘋狂的不只是英國人,好幾個西歐國家都已經玩過一遍,許多結果還令人一新耳目,猜猜看,「金髮美女,一定是腦袋空空」?「賺錢機器的智商是否比較高」?「喜好杯中物,會和智商有關連」?「聽古典樂真的會變聰明」?

  英國廿四萬人 同時上線測試

  二○○一年一月,荷蘭獨立電視公司艾渥克斯(Eyeworks)推出現場互動智力測驗節目,短短二年,就風靡了比利時、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及英國,二○○二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全國智商大測驗(The national IQ test)節目,不僅吸引超過九百萬觀眾,當天晚上上網或是透過數位電視連線參與測試的民眾也高達十萬人,剛完成的二○○三年測驗更為叫座,節目直播當晚,超過廿四萬人上網回答問題。

  參與者必須透過網路或數位電視,填寫個人背景資料,然後和電視現場與測者一起限時回答包括語言、記憶、邏輯、數字及知覺等五部份,共七十個問題。

  連續二年負責設計「測試英國」題目的北愛爾蘭心理學家庫柏表示,希望透過這個小測驗,幫助參加者獲得有關自己生活形態的有用資訊,所以在參與者個人資料的蒐集上,也特別著重於生活習慣的差異,希望透過大規模的樣本,取得有用的資訊。

  幾乎所有施測國家因此都以輕鬆活潑為節目主調,電視台在嚴肅的智商話題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透過網路大規模的參與,發掘了許多有趣的答案。

  愛喝酒的族群 較不喝酒聰明

  雖然「多酒誤事」,但英國的測驗結果,或許可以給自己偶爾來一杯的藉口,不管喝多喝少,平均智商都是一○七,遠高於滴酒不沾者的一○○,而二○○二年澳洲發現的結果也類似,愛喝啤酒及葡萄酒,排在前二名,其次為烈酒愛好者,平均智商都比不喝酒的族群高了不少。

  有人菸酒不離身,雖然測驗結果對酒友有一點激勵作用,但對癮君子就是一個警訊了,澳大利亞的結果顯示,不抽菸的人,平均智商還是比抽菸者高了一點點。

  如果晚上適合到酒吧,那麼白天應該沈醉在浪漫的咖啡廳,或是常常來一杯英式下午茶,才比較能夠活絡腦細胞?法國巴黎的咖啡廳聞名全球,但法國的測驗結果發現,愛喝茶的人,平均智商達到一一○,小贏咖啡嗜好者的一○八。

  德國哲學家尼采認為,「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個錯誤」,也有不少人相信聽莫札特的音樂會讓小孩子變聰明,因此英國節目對此作了小小的驗證,古典樂迷果然在智商測驗中佔了鰲頭,在二○○三年的測驗中,拿到了一一一,略勝於第二名的爵士樂愛好者的一一○,接著依序是搖滾和歌劇,而鄉村和流行音樂族群則是最後二名,分別是一○二和一○一。

  除了生活形態外,年齡真是智慧的象徵嗎?澳洲的測試結果確實印證了這樣的觀點,隨著年齡增加,智商也跟著提高,在四個年齡級距中,六十歲以上者老當益壯,贏得第一名,廿五歲以下的年輕小伙子則排在最後,年齡和智商存在著正向關係。

  智力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各國的智商大測驗也分別蒐集了一些特別的族群分類資料,像戴眼鏡的人看起來好像比較有學問,不少人可能很好奇,「四眼田雞」的智商會比較高嗎?澳洲的測驗結果,對這樣的觀點持肯定答案。

  肉食略勝素食 左撇子未必聰明

  養生觀念漸漸普及,素食者和一般的「肉食動物」有沒有智力上的高下之別?澳洲的結果顯示,吃肉的人略勝一籌。

  左撇子常被認為較有創意,但德國測試結果卻發現,左撇子的平均智商一一○,比慣用右手者的一一七低。

  智商是天生或是後天養成還是學界爭論的題材,不過各國對天生外表和智商的關係都很有興趣,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測驗,都對頭髮顏色進行分類,在二國的測驗中,灰色頭髮都是第一名,不過金髮的俊男美女,則有兩樣情,在英國二年的測驗中,都排名中間,在澳洲則是最後一名,澳洲還另外增加了一個選項,就是禿頭,他們表現相當優異,在六種髮色分類中,僅略遜於灰髮的聰明人,遠勝於紅、棕、黑及金髮人。

  西方人的眼睛也有不同顏色,根據澳洲的測驗結果,灰色眼睛的平均智商最高,接著依序是綠色、棕色、藍色,「其他」則是最後一名。

  紐約都市流行病學中心曾提出一份報告,認為出生時的重量也會影響智商的發展,英國的測驗確有這樣的結果,小時候愈重,長大可能愈聰明,出生體重超過八.五磅(約三.八五九公斤)者,平均智商一○六,低於五.五磅(略少於二.五公斤)者,平均智商只有九十九,二者中間的平均智商則是一○四。

  男女平等的觀念已深植人心,但性別是否影響智商?澳洲二○○二年及英國連續二年的測驗結果,男性都以不小的差距略勝一籌,不過不同於髮色或是其他結果統計後的哈哈一笑,在電視現場的心理學家警告,性別絕對不是,也不能當作智商判定的標準。

  居住地區是否也影響智商呢?還是聰明人會「擇木而棲」?根據智力測驗結果,澳大利亞人的平均智商,以首都坎培拉居冠,文化首都雪梨則在十一個地理區域中排名第五,至於英國高傲的倫敦人,在二○○二年的測驗中敬陪末座,卻在二○○三年的十五個城市區域中奪下王座。

  高所得的族群 平均智商最低

  不少人相信,收入高低和智商有密切關聯,確實有關係,但依照英國的測驗結果,可能會跌破不少人的眼鏡,平均年收入超過五萬英鎊(約為台幣二百八十萬元)的高所得族群,平均智商卻最低,只有九十三,而沒有收入者,平均智商為一○七,收入少於二萬英鎊者,智商則為一○四,在學學生被認為是這二個族群的主體,不過整體而言,仍以收入愈高,智商愈低,二者在英國的測驗中呈反向關係。

  各國電視台推出類似測試全國智商的節目,往往立刻成為話題,贏得高收視率的支持,但因智商測驗和語文文化背景息息相關,而且各國有不同的題目設計方式,因此智商高低往往只有國內比較的意義,不一定禁得起嚴肅解讀,最早推出節目的荷蘭人,在現場比賽中,農夫群體的平均智商飆高到一三七,唯一一隊外國參與者卻只拿到九十九,就引起不少質疑。

  高智商俱樂部 多超過一三○

  學界和實務界提出的智力測驗方式推陳出新,不過依照史比智力測驗(Stanford-Binettest)量表,八十五至一一五為一般標準的平均智商,超過一三○,則可加入一般「高智商俱樂部」,約可在智力測驗中,贏過九成八以上的人,而在世界人口中,大約只有一%,具有一三五以上的智商。

  縱然各國智商公開測驗留下許多有趣的結果,但智商是否真因生活習慣、出生背景而異呢?還是生活習慣和出生背景只是智商的表象?或許互有影響吧。在環境因子難以掌控的情況下,不少心理學者選擇傾向「個別差異」,就像存在主義作家卡繆所強調,「每個人都有他一點點異於其他人的地方」。

  在思索智商的議題時,很自然地令人想起了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曾流行一時的名言,「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不管是天才或白痴,人類就是人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婷婷:陳孝萱太好騙了
「阿達」方文琳墜河坡堤斷魂
儿童智力与出生體重密切相關
古今名人智商知多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