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北京二十九日電)中國大陸發生SARS迄今,有一些問題尚待澄清,例如最初發病的人是誰?尋找這位病人有何意義?疫情發生後的因應為何沒有掌握時效?有什麼教訓值得今後參考?為此,中央社記者專訪了北京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副秘書長王耀宗,請他就有關問題做一些說明。
王耀宗首先指出,日前外界媒體報導的黃杏初,是不是第一例SARS病患,還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去年十一月十六日,廣東佛山龐姓患者才是第一例。不過,現在辨別誰是第一例意義可能不是那麼大,因為最初幾例發病時間可能很接近。而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至少最初二十例病患都要掌握,以便從中探查有關致病的起因。
譬如現在大家都很關心SARS冠狀病毒是否人畜共通,是不是從果子狸身上感染而來,除了進行病毒基因分析外,也要通過對最初這些病例的了解,才能做更進一步、更準確的推斷。
王耀宗說,目前大陸有關方面已經掌握了黃杏初的病史,但是龐姓病人的情況還待了解。
除了尋找最初病例以解開致病根由外,至今有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廣東在去年十一月就發現病情,而到了今年三月,北京出現的第一例病人,還在山西和北京的醫院造成大面積傳染,廣東的情況為何北京的醫院不知道?
對此,王耀宗表示,SARS是一種新的傳染病,一開始大陸的醫學界對它不是很了解,認識它也有一個過程。以北京的一家大型醫院為例,院長曾經向院內主要幹部傳達過SARS的情況,希望大家注意,但是當時的傳達並沒有提到現在這種認識的高度,所以主要幹部向基層幹部傳達的時候,很可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臨床診斷時也有不易確診的問題。直到疫情大規模擴散,許多醫務人員受到感染,大家才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也直到衛生當局發佈診斷標準後,一線醫生才有了診斷的依據。現在回顧起來,有些是非戰之罪,但有些也的確有可以改進的空間。
至於廣東和北京的病患很多是在軍隊的醫院診治,會不會因為保密而使得民間醫院無法更早、更及時的了解SARS的詳情?
王耀宗指出,在過去中國大陸軍、地兩方面的醫療系統的確是不相隸屬,因而影響了疫情資訊的交流。但是今年四月對此已修正,規定軍地兩個醫療系統要以區域為單位,接受統一指揮,統一協調,掌握疫情,解決了原有的問題。
最後,王耀宗指出,這場SARS疫病的確讓人發現整個社會應急機制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他希望各地專家能齊心協力,儘快找到有效防治SARS的方法,以解決這個新世紀的病毒,造福人類。
作為一個專門從事醫院管理的社團組織,王耀宗說,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很關注台灣SARS疫情發展,關心台灣同胞、特別是處於抗擊SARS第一線醫務同道的身心健康。學會在本身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已捐贈了一些口罩、隔離衣等,不知道能否送到台灣的醫院。在二十七日舉辦的海峽兩岸防治SARS視訊會上,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曹榮桂會長提出,如果需要的話,準備派出專家到台灣交流經驗,讓兩岸醫務人員攜手早日戰勝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