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7日訊】在當今社會中,合作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但人們對合作的認識還明顯不足。
目前,很多幼儿園在課程中都設有“分享時間”,例如請小朋友各自從家里帶來心愛的玩具,与大家一起玩,很多小學也注重“合作學習”,這是建立合作觀念的好方法。
教導合作的方法:
一、大人要重視合作
在日常生活中,你對待親戚、鄰居、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是否注意到公平原則?是否喜歡与別人合作?
你的行為就是孩子的榜樣。你也可以利用机會讓孩子知道,只有公平才會帶來“人人都贏”的結果,一個人懂得公平待人,才會成為別人樂于合作的對象。
二、培養孩子公平的觀念
大人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公平的觀念。
公平的意義是權衡所有人的利益,將自己和別人的需求都列入后,所達成的協議。但是,公平常是無法用文字來規定的,所以在教孩子何謂公平之前,先教導他們克服自私、學習付出。
想要做一個公平的決定,合作是必要的。教導你的孩子,如何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一起討論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結果。
例如,兩個同學為了看電視吵了起來,一個要看體育頻道,一個要看文藝頻道,兩人都說對方霸占了遙控器,不公平!
“好了,我們來討論一個你們都覺得公平的方法吧!每個人先說出自己最愛看的台,如果有沖突,再來協調,不然就每周一三五由同學甲決定,二四六由同學乙決定,這樣好不好?”
于是,倆同學拿了電視節目表,很認真的研究起來,還自行互相談判,過程中有爭議、有讓步。老師覺得,他們已學習了民主政治的一課,如何透過協商,得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三、讓孩子自尋公平之道
避免過于重視數量上的公平,例如兄弟分一杯果汁,兩人各得半杯,表面上是等量,但這并不一定就是公平,因為弟弟一向喝得比較少。
類似情況,如果孩子已經夠大,不妨讓他們自行決定均分的方式。傳統“孔融讓梨”的故事,固然強調了手足之愛,但也不能事事都要小的讓大的。同樣的,大的也不一定都要讓小的。
教導孩子自行解決一些小沖突,也有助于他們日后的人際關系。
四、制定家庭共同的目標
如果孩子夠大,不妨通過家庭會議,制定家庭共同的目標。
初期,家庭共同的目標可以是很簡單的,例如在一周內,如果全家人都完成預定要做好的事,那么周末時就可以一起去吃大餐。
之后,隨著家庭成員對這种方式的接受和認同,目標自然而然地會向更高層次遞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