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紐約5月16日訊】華美協進社舉辦的中華文化系列講座講第八期第七講「話說《詩經》」﹐於五月十日星期六下午兩點舉行。主講人為原「彼岸」雜誌總編﹑原蘇州大學中文系主任宣樹錚教授。
宣樹錚教授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很深的造詣。宣教授曾在《中華文化系列講座》中作過《清代詩人》和《中國古典文學的根底》的講座﹐深受廣大聽眾的歡迎。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計305篇﹐編成於春秋﹐大抵是西周初到春秋中葉的作品,距今有兩三千年的歷史。《詩經》是中國詩歌也是中國文學的搖籃,對中國二千多年來的文學發 展有深廣的影響。
宣樹錚教授講座從歷史、文學、訓詁、社會學、民俗學等多角度切入,系統而別開生面地介紹《詩經》產生的上古社會的背景畫面。並介紹《詩經》傳授、解讀的歷史沿革。比如詩經最初被稱為“詩三百”﹐詩經裡的詩不但由地方官進獻﹐當時天子也派樂官每五年出去巡視採詩。
宣樹錚教授同時探討了《詩經》的內容和形式,諸如詩樂舞以及風雅頌、賦比興等問題。那麼風雅頌、賦比興這些詞彙真正代表什麼呢﹖原來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也有正的意思﹐代表王的政﹐政也有大小﹐所以有大雅和小雅。頌是盛德的形容﹐把成功告訴神明。
《詩經》不只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明珠,而且是彌足珍貴的古代史料,講座在開闊文學視野之餘,也饒有趣味地增進了聽眾對古代歷史和古代文化的見識。
《中華文化系列講座》第八期第七講將于五月十七日星期六下午兩點至四點舉行。主講人為賀力平博士。他的講題是“全球化与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華美協進社的地址是曼哈頓東六十五街一百二十五號 (公園大道和勒辛頓大道間)。四﹐五號地鐵五十九街下﹐六號地鐵六十八街 (亨特學院站) 下﹐F 地鐵六十三街(勒辛頓大道) 下。
圖片說明﹕404-weisi-shijing 宣樹錚教授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