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6日訊】(法新社馬尼拉六日電) 對於亞洲孩童而言,最安全的地方卻也是最危險之處,世界衛生組織今天警告,亞洲地區每天有超過一千名小孩沒辦法活過五歲生日,而造成他們早夭的元凶主要是與他們生活、學習和遊玩的處所有關的疾病。
世衛組織在馬尼拉的西太平洋區辦事處主任尾身茂說,矛盾的是,「這些小孩的最危險場所卻應該是對他們來說最安全的地方|家裡、學校,以及地方社區」。
尾身茂在「世界衛生日」前夕接受法新社訪問說:「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每天都有為數龐大的孩童夭折,顯示了這個問題有多麼嚴重。」
訂七日展開的「世界衛生日」活動,今年的主題是「兒童的健康環境」。
導致亞洲地區五歲以下兒童夭折的與環境有關的主要因素是腹瀉、營養不良、急性呼吸道疾病、瘧疾和麻疹。尾身茂列出了六個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貧窮、失控的都市化、快速改變的生活型態、父母與兒童看護者的教育程度低落、大眾媒體的負面影響,以及政府保障不足。
尾身茂說:「每一個小孩都有權利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但是,對於許多小孩而言,現實是,貧窮剝奪了他們的這項權利。」
他表示,在貧困交迫的狀況下,兒童的苦難最大,因為他們免疫、消化和中樞神經系統脆弱,容易發生多種健康問題。例如,兒童喝下污染的水,或以污染的水烹煮食物給兒童吃,都有可能讓他們腹瀉或發生其他腸道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涵蓋東亞與太平洋三十七國的西太平洋地區裡,約有一億名兒童無法取得安全飲水。其他的問題還包括在狹窄的住家內烹煮與取暖用火及父母吸菸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也讓兒童暴露在罹患呼吸道疾病的危險當中。
同時,營養不良、不當的消毒與廢棄物處理、飲食衛生不足、家庭環境髒亂、虐待與忽視兒童、家庭意外,以及不審慎使用危險的化學物質等,在在使得情況更加惡化。
而環境性兒童疾病所帶來的經濟負擔,更是大得驚人。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光是美國,某些兒童環境疾病的年支出估計就高達五百五十億美元。亞洲地區的這項數據仍無法算出。
尾身茂表示,長期患病或殘障的兒童無法正常上學,將來也可能無法成為具有生產力的社會成員。世衛組織的報告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指出,一九九零年代後期,污染導致的不良健康使中國損失的潛在經濟生產高達驚人的百分之七點七。
尾身茂呼籲各國採取「全面行動」,恢復健康的兒童處身環境,而這不只是衛生當局的責任,其他政府部門如經濟計畫、住宅、能源與水資源等,以及社區領導人、父母和教師,也都應當參與這項努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