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8日訊】(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電)中國大陸文物考古專家最近在陝西省周原遺址首次發掘出西周鑄銅作坊,周原是西周時期重要的宗廟遺址,在這裡首次發掘出鑄銅作坊,是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
新華社今天引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徐良高說,今年三月份以來,考古隊在周原遺址核心區域的扶風縣法門鎮莊李村進行考古發掘,到目前發掘清理面積共約三百平方公尺,發現多處灰坑、陶窯和古墓葬,出土一批珍貴文物。
周原自漢代以來出土青銅器數量巨大,為世界所矚目,但這些青銅器是在何處鑄造的一直是個謎。周原鑄銅作坊的發現,對西周青銅器產地研究提供重要的實物依據。
徐良高表示,在此處的六個灰坑裡,出土了一批精細的陶模。經過對這些陶模的紋飾等仔細研究,可以確定這是一處西周時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七七一年)鑄造青銅器的作坊。
周原遺址位於陝西省扶風、岐山兩縣接壤處,面積二十四平方公里。這一帶是周(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二五六年)的發祥地,文物遺存極為豐富,迄今共出土文物數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出土數量多、銘文多、考古價值高著稱。(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