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台北特稿)歐洲聯盟十五國的元首或政府首長十六日在雅典與即將加入歐盟的十個國家領袖簽署入盟條約,使得長久以來歐盟計劃的擴大進程即將實現。
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維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馬爾他、塞浦路斯以及斯洛伐克將於明年五月一日起,陸續成為歐盟的新會員國。
儘管這一波擴大獲得歐盟及準歐盟國家領袖的肯定與讚揚,同時也使得歐盟的版圖更為擴張,人口再度增加,然而橫梗在歐盟面前的,卻是更多的挑戰。
根據媒體報導,歐盟輪值主席希臘總理史密斯在簽署條約時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而德國總理施若德更表示:﹂這就如同柏林圍牆倒塌一樣,今天是一個分享我們創建一個真正統一及和平歐洲的喜樂日子,同時這一個歐洲將會擁有美好的經濟及政治前景。」法國總統席哈克也指出:﹂我們看到一個宏願的實現。」
此外,即將成為歐盟一員的波蘭總統克瓦斯涅夫斯基對簽署入盟條約則認為是:﹂我們已重建歐洲精神上的主體,而不久前,歐洲卻被兩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所切裂。」
而歐盟執委會主席普羅迪在見證簽署歐盟擴大條約時也清楚表明,條約的簽訂已為歐盟未來持續的擴大進程打開通路。歐盟已預備在二零零七年接納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成為它的會員國。
由於歐盟在過去數十年發展中,不但使得會員國的關係更為密切,同時基於共同的理念,也已使得歐盟成為一個擁有法治、民主、尊重少數、容忍及團結等共同價值觀的結合體。如今隨著新會員國的加入,分享這些價值觀的歐洲國家勢必跟著增加,這對整個歐洲未來的發展絕對會有助益。
為能儘早成為歐盟的一員,簽署入盟條約的歐洲國家在過去數年間,無不卯足全力進行改革,從而能在經濟、政治、司法及行政制度上獲得大幅且快速的改善及成就。
然而,隨著擴大條約的簽署與新會員國的即將加入,許多歐盟無法避免且必須面對的挑戰也將接踵而來。
誠如普羅迪所指出,面臨擴大後新時代的來臨,歐盟必須建立一個健全且更為民主機構的運作機制,但同時卻不能傷害到這些機構及機制原本的面貌、動力與均衡。
目前的歐盟雖然已實施經濟與貨幣統合,但卻並非所有歐盟國家都已採行歐元(丹麥、英國與瑞典尚未加入歐元地區),同時歐盟在經濟政策上也仍缺乏良好且足夠的緊密合作機制,以推動經濟成長及解決貧窮與失業問題。這一現象在新會員國入盟後,很顯然的,因經濟發展層次的同,勢將更不易在會員國間推動貨幣及經濟政策的合作。
今日的歐盟已是一個廣大的單一內部市場,會員國間無論是人員、資金、服務及貨品的流通均極自由,但如要將擴大後的新會員國納入這一市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伊拉克危機與戰爭已明白顯示,歐盟會員國如要在全球事務上發揮影響力,必須團結一致,但事實卻是歐盟會員國在這一議題上的意見相當分歧。擴大後的歐盟因會員國的增加,以及許多來自中歐、東歐的新會員國都是美國的忠實盟邦,這一事實將使得歐盟在建立團結一致的共同對外政策、尤其是與美國有關政策上,面臨更大的困難。
為自身的安全及防衛所需,歐盟正欲建立集體防衛武力,但為加入歐盟已花費極多的即將加入歐盟的國家,是否仍有餘力配合歐盟的這一走向,實令人懷疑。
當歐盟十五國在里斯本召開的高峰會議,已決定他們的未來成長將建立在採行發展知識經濟及尊重環保的基礎上,並設定在未來數年間達致全球首屈一指的知識經濟體時,即將加入歐盟的中歐、東歐國家因剛脫離貧窮,要如何在歐盟已制訂的策略上發展自身的經濟,顯然並不容易。
綜觀而論,歐盟及其前身歐洲共同體的擴大進程雖然是漸進的,但卻從未一次就接納十個新會員國加入。實際上,隨著不斷的擴大,因會員國在經濟力上的差異,已逐漸無法在發展上採取一致的行動,久而久之,在歐盟內已可看到不同層次的發展,而這一事實,將毫無疑問的從這一波的擴大進程中,在未來再度獲得證明。(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