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10日訊】兩星期前我們慶祝和諧日(Harmony.Day),這是澳洲連續第四屆由官方正式慶祝和諧日。四年前,政府開辦和諧日活動是鼓勵移民社區在移民人數較多的主流社會裏增加互相溝通的機會。四年後,和諧日已經演變成全社會性的和諧活動而成為全社會最大的節日。今年全國正式在移民部登記的慶祝活動超過3000多,很多社區社團自發配合舉辦的慶祝活動更是難以數計,包括主流社會與土著、移民和主流社會,甚至包括既沒有移民也沒有土著所謂標準的“老澳”(Ocker)區也都自動自發參與和諧活動,特別成功。
今年和諧日慶祝剛好與澳洲參加對伊戰爭同一時期,有些反戰人士乘機提出政府是昧著良心做事。事實上,反戰人士多數都是“好反派”,是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個特徵。有一批游手好閒人士到處找題目造反。在冬季時他們到森林裏反對開伐,現在是森林大火季節剛好都到城裏來參加反伊戰。我們以事論事,和諧日跟對伊作戰巧合是給我們一個機會可以看出澳洲社會比世界上別的地區社會進步的地方--表現我們社會合作的成功。在國內社會上相處和在外交上跟別的國家相處應該是兩回事。澳洲多元文化的基本觀念就是同一國家的國民都是平等的,不但平等而且友誼相處的,無論他們的背景如何。在世界上參與反恐作戰,國內更應該慶祝和諧日。
澳洲參與對伊作戰這件事社會上大有不同看法。有些人以為這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霸道做法。有些人認為是替伊拉克人民解除水火之難是仁師必出的。政府的立場是伊拉克政府在侯賽因領導之下對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民主國家是很大威脅,所以逼他繳械是必需的。我是支持政府觀點的,不過也不想在這裏給大家灌輸思想,只希望大家可以客觀地看政局,自己判斷。
可是,伊戰也對澳洲多元文化社會帶來很大挑戰,尤其是對比較新的移民社會。因為假如這些新的移民社會還不能接受大多元文化思想,還是保持在澳洲社會裏異我的感覺,對澳洲整個社會發展是一個障礙。我請大家注意,這個“異我”並不是指新移民社會跟主流社會異我的感覺,而是各個移民社會之間的異我感覺。假如澳洲真的是一個完美的多元文化社會的話,那麼澳洲來自200多國家不同背景的人中,就沒有一個應該為了背景受排擠。可是,只要今天有一個背景的人不被接受,明天就可能會有另一個背景的人不被接受,後天別的背景的人也會受到威脅社會有可能被分化,多元文化和諧社會有可能不存在。這方面是我們特別要防衛的。
多元文化社會另外面臨一個危險是不同背景的人抓住了自己不同,有“愛”、“惡”的之分,產生不安的感想,跟著把自己孤立放棄了互相交流的機會,導致多元文化社會分化的可能性。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注意。從1991年海灣戰爭到“9.11”事件和這次對伊開戰以來,澳洲回教社會(尤其是在悉尼)有一種惶惶自危的感覺。社會上有些人也利用這種感覺煽動鬧事。上星期,悉尼學生反戰示威大亂就是因為主辦者(承認)去拉攏回教學校的年輕人來參與。很可惜的是亂事發生之後,有些應該負責任的警方官員發表了一些很不負責的話,認為這次作亂都是回教學生。事實上,電視上看到領導作亂的年青人有不少是頸上戴著十字架(換句話說是天主教)。由此我們可以想像破壞和諧的事多麼很容易發生。
看了這種情形,華人社會應該有兩個很重要的提示:第一,華人社會在多元文化社會是少數民族之一,我們應該自動自發地起一種綜合的作用,要主動去接近回教社會,使到他們不會感到孤立。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要放棄華人傳統跟回教和別的少數民族隔膜的眼光。同時我們也應該要主動向主流社會擔任為別的少數民族來表達和睦互動的重要性。
第二,華人自豪的是5000年文化是一種沒有侵略的文化。“四海之內皆兄弟”,這種想法是世界上各種社會一直到20世紀末才成為一種“口頭禪”,而我們華人已經遵循了5000年。現在我們很幸運來到澳洲,在這種把多元和諧作為建設社會基礎的國家,華人有特別的責任來做一個榜樣。我希望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和做法。口口聲聲要謀華人利益的人事實上是出賣了華人利益,只有澳洲社會共享的利益才是華人社會的真利益。大同世界只有公益,沒有私益。
有一件事借這個機會跟大家提出。我的辦公室接到過很多移民案子,有移民和難民申請,很多是上訴失敗的。經過調查發現有不少是移民經紀(代理)處理不當,甚至有收了錢不處理給當事人耽誤了時機,或者根本沒辦,因為根本不可能辦。這些申請人中有可以另外有機會申請來澳洲的,因為有了失敗的記錄,將來移民或訪問澳洲的機會都被破壞。我查了之後發現,假如當事人向移民部投訴移民經紀並且成立的話,可能有翻案的機會。希望華人朋友注意這點。假如有遇上這種害群之馬的經歷,可以跟我或者你本區的民意代表聯絡,幫你翻案。
1St April 2003(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