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北京3月16日報導) 三月十六號中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第六次全體會議選出溫家寶擔任中國總理。中國最高領導層的人事布局已經完成。學者認為溫家寶未來的工作可以說是任重道遠。
*突出年輕化*
中國最高領導層的領導人的換屆已經明朗化了。一切跟媒體事先所報導的基本說來是一致的。平均年齡是六十一歲突出了年輕化的趨勢。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指出中國目前的政治體制是特殊的。何亮亮說:“體制上來看,目前就有這樣的體制,一個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另外一個就是中央軍委,當然我相信他們之間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協調的。但體制上來說確實是一種新的情況。”因此他表示這兩種決策體制並存的局面今後如何運作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目前很難做出預測。
*朱規溫隨*
何亮亮說過去十年朱鎔基所掌管的基本上來說是中國的經濟工作。因此溫家寶就任新的中國總理之後主要的工作仍然是放在中國的經濟工作上。所謂朱規溫隨。何亮亮說:“溫家寶在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在朱鎔基任內一直擔任副總理,而分管的都是經濟方面重要的工作。包括像農村像金融,農村這一類工作,在經濟領域,溫家寶作為中國的新總理。他是有相當大發揮的空間的。”
*政策連續*
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在接受記者訪問的時候表示他覺得中國新任總理溫家寶對政策的連續性和創新性都有所冀望。宋林飛說:“我認為在這一屆政府裡他可能來完成國家的經濟計劃。2001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建構。可能在這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也就是說完善上一屆總理所作工作。我認為他會進一步向前推進。”
*兩難情況*
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學者劉軍明認為溫家寶所面臨最緊迫的任務是如何處理好上一屆政府所遺留的遺產。任務是艱巨的。尤其是在積極的財政政策方面上一屆政府所積累的大量的債務。他所面難得情況是兩難的情況。如果不繼續進行這項目。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會受到影響,如果繼續實行這項政策,債務積累成加速的趨勢。對溫家寶而言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同時,劉軍明指出了中國國務院未來工作的一些具體問題。劉軍明說:“這個壞帳問題,經營方式商業化的問題。同政府的徹底脫鉤問題。在這些方面的改革基本上還沒有展開。並沒有看到任何線索來自政府的線索。”
*國企難題*
他分析說這牽涉的面太大了。許多都是連環的。許多國企的存在,要國有銀行對這些國企進行輸血。這些銀行一旦對這些國企進行輸血。他也變成了政策銀行而不是商業銀行。劉軍明說:“一旦要對這些銀行進行輸血,就需要財政來支持,一旦財政來支持,財政赤字就會增加。國企是填不滿的坑。實際上是無效的國企同民營企業政資源而中央對國企的傾斜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政治意識形態上的不是經濟發展自身的邏輯上。”他認為解決之道首先是看到對私有財產的尊重上落實到憲法上。但是他指出中國改革多年,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沒有落實背後所反映的難度和觀念的調整的難度可見一般。
*三農問題*
劉軍明表示中國國務院院所面臨另外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就是如何有效的解決三農問題。他認為弊病來自兩個方面。劉軍明說:“農民沒有從國家那裡把土地所有權要回來,農民沒有維護自己的手段,他受到地方幹部尤其是,鄉村兩級幹部的欺壓非常的嚴重。而地方政府機構呈現無限膨脹的趨勢。而這些機構的人員靠農民來養活。基層政府變成農民的負擔。”
*給農民自由*
因此他認為如果中國國務院把這些問題處理好就非常不容易了。另外他指出要給農民老百姓改善生活的制度條件只是靠節日噓寒問暖送救濟品和慰問金,表示一點意思,是與事無補的。劉軍明說:“在各國被證明為比較有效的就是給老百姓充份的自由。對他的財產權有充份的保障,這樣他自己就會改善他自己的生活。而不需要政府去救濟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