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26日訊】被評論界稱為“極度恐怖与極限想象完美結合”的文學經典——《午夜凶鈴》系列小說中文版,最近由南海出版公司正式全套(4本)發行。有評論家稱,這套小說的引進,剛好成為即將到來的恐怖文學風暴的領航旗艦。
家庭婦男 恐怖大師
據中華网2月26日報道﹐《午夜凶鈴》系列小說的作者鈴木光司1957年生于日本。他創作于1989年的《午夜凶鈴》,1991年出版后好評如潮,被譽為“恐怖小說的金字塔”,這使他走上了“凶鈴”的創作之路,于是1995年發表《午夜凶鈴2:复活之路》,1998年出版《午夜凶鈴3:永生不死》,1999年出版《午夜凶鈴4:貞相大白》。統計表明,《午夜凶鈴》銷量至今已達280万冊,“凶鈴”系列的總體銷量則突破了830万冊,是目前亞洲銷量最大的恐怖小說。
据說鈴木光司是一邊抱孩子,一邊在廚房里燒菜煮飯,一邊寫他的“科幻恐怖”小說的。而《午夜凶鈴》的面世讓他几乎一夜之間名揚天下,從一名收入微薄的家庭婦男一躍成為全日本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
不靠猛鬼 要靠气氛
鈴木光司帶給我們的恐怖,是純粹東方式的。西方的鬼文化,追求的是視覺上的沖突,僵尸、木乃伊、吸血鬼,大多是有形的。東方的鬼文化卻截然不同,它講究無形和飄忽不定。沒有人知道鬼會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來到你的身后。在《午夜凶鈴》中,几乎從來就看不到對恐怖事物的具體描寫,沒有血腥的惡魔,沒有面目可怖的异物,但你會在一种慢慢營造出來的詭异气氛中,耳后生寒風、脊梁冒涼气。
鈴木光司自己曾說,“許多恐怖電影中的場景,比如血腥的東西、怪物等,其實并不給人以恐怖的感覺,而是讓人覺得很惡心”,“不明原因的事情、意味不清的事情才是最令人恐怖的。”鈴木光司正是借此贏得了“恐怖小說第一人”、“氛圍大師”的稱號。
票房惊人 書市火否
1997年根据《午夜凶鈴》改編的同名電影在日本公映,創下至今無人超越的10億日元的票房紀錄。 2002年,斯皮爾伯格重拍的美國版《午夜凶鈴》,上映10天的票房累計收入就達3970万美元。5年來,《午夜凶鈴》系列被改編成5部電影,贏得全球20億觀眾。
如今,《午夜凶鈴》系列小說已經在中國書市登場,它能否在中國讀者中掀起“凶鈴”風暴?能否像其改編電影一樣,形成“凶鈴症候群”?据統計,比其他三本上市稍早1個月的《午夜凶鈴》,在發行月余之后,銷量已達6万冊。
出版人稱,在總體發行達到一定數額后,他們還會把鈴木光司本人請來,讓他与國內恐怖小說的寫作者們以及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鈴木光司出版流程表
1991年6月《午夜凶鈴》出版;
1993年7月,小說《海洋的光線》出版;
1995年1月短篇集《生与死》出版;
1995年7月《复活之路》出版
1996年2月短篇集《幽暗的水底世界》出版;
1997年9月散文集《唱首新歌》出版;
1998年1月《永生不死》出版;
1999年,《貞相大白》出版。(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