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九日專電)台灣雖非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會員國,但推動資訊通信科技發展及建立資訊社會的成果,今天在「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第二次預備會議的討論中,數度被引為最佳範例。
由ITU策劃的資訊社會高峰會第二次預備會議正在日內瓦進行,共有一千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與會。在今天舉行的一項週邊研討會中,印度的資訊顧問穆丹諾漢.饒兩度以台灣的經驗,作為結合政府、私人部門及個人,有效發展運用資訊通信科技的成功範例。
世界資訊高峰會的主軸為「資訊管道為人類基本權利」,目標在使全人類能自由地接收、分享及運用資訊與知識,建立公開、包容的全球資訊社會。穆丹諾漢.饒指台灣的新竹科學園區,就是國家運用資訊通信科技,結合文化、社會、產業,帶動國家發展的成功範例。
他說,資訊社會的成功要素在於科技普及,掃除數位落差,同時以法規、文化多樣性配合。此時,他再度提到台灣的成功經驗。
與會的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汪庭安說,經過三天的會議,他益發體會到高峰會議所揭櫫的目標與台灣現階段政策不謀而合,而台灣提早在十年前就已著手推動,凸顯了台灣資訊業水準及政策不但具前瞻性,並領先國際社會。
他說,台灣在一九九三年就成立國家資訊基礎建設計畫,目標為三年內達到三百萬人上網,結果提早達成,目前則為在2008年內有六百萬寬頻用戶。
同時,行政院在2001年成立「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成果卓著,包括日本、印度、英國等都派人到台灣吸取經驗。
而今天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資訊科技報告」中,台灣的網路準備指數從去年的第十五名,晉升為第九,政府的準備度更是居全世界第二。
這次預備會議的主要任務在草擬高峰會議的宣言及行動方案。汪庭安表示,會中的普遍呼聲是如何「起而行」,而台灣的經驗就足為各國參考。(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