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RV 複合功能plus!

自由時報記者方維鐸台北報導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2月19日訊】All-in-one這個概念,不僅在3C產品的設計上蔚為風尚,現在已逐漸蔓延到另外一個C(car)的領域,成為新一代RV車設計的新趨勢。
 這裡所指的all-in-one,不是指類似BMW iDrive系統這種汽車控制介面的all-in-one,而是在汽車功能與用途方面的all-in-one,也就是結合多種車型特性的複合式汽車概念。
進化版轎式休旅車 
如果你對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發表過的概念車特別感興趣的話,可能還對上一屆北美車展他們所展出的朋馳GST與克萊斯勒Pacifica這兩款概念車還留有印象。你或許對GST可調光線明暗的透明車頂與大型對開式車門印象深刻,而忘記去思考這輛車究竟該如何定義,是SUV?是MPV?還是具有越野能力的旅行車呢?基本上,GST看起來像轎式休旅車,車內規劃成三排六人座,但又採用和朋馳G-Model越野車相同的四輪驅動系統,確實教人覺得有點撲朔迷離。
 至於另一輛克萊斯勒Picifica概念車,完成度已十分接近量產階段,緊湊而壯碩的車身尺碼已超過該品牌的Voyager MPV,但是車高卻只是一般轎式休旅車的比例水準,使它看起來不像傳統MPV那麼笨重,車內採用轎車式的儀表控台設計,座椅規劃為三排六人座,搭配AWD四輪驅動系統,巧妙地融合了 MPV、旅行車與SUV三者的特色。
 你要把這類型複合功能車款,歸類成一種進化版的轎式休旅車,其實也未嘗不可。嚴格來說,轎式休旅車本身已算是一種複合功能車款,它以轎車底盤結合MPV的車室空間規劃與三排座椅設計,駕駛艙的操控介面則接近轎車的樣貌,讓人覺得彷彿是在開一輛空間機能性更強的旅行車。如今它更進一步融入了SUV的四輪驅動系統,但不刻意把底盤架高,使它的行動力更形強化。

安全考量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展呢?這和SUV的先天限制有關。底盤架高的SUV雖然視野較為廣闊,但是因為重心過高,致使意外翻覆的機率大為提高;在一般對撞事故中,若另一方為轎車,往往會跨上對方引擎室,造成其內乘員的嚴重傷亡。有鑑於此,近來SUV開始標榜「互動性安全」設計理念,以期降低車禍發生時對方轎車的人員傷亡。部分車廠則設法降低SUV車頭的離地淨高,以防止對撞時,騎上對方轎車引擎室的機率,但這樣的設計反而會讓原本SUV越野功能的進坡角受到影響,換句話說,為了互動性安全的考量,必須犧牲部分SUV的越野爬坡能力。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大多數買SUV的人是為了其休閒感和空間機能性,以及壯碩車身帶來的視覺效果與安全感,真正要開去跋山涉水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了不起偶爾開到沒有鋪設柏油路面的地方點到為止的off road一下罷了。從這樣的使用需求來分析,具有off road能力的四輪驅動轎式休旅車似乎比SUV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新類型複合功能車款開發的主要原因。

彈性空間考量
 今年初的北美車展,具有複合功能特性的概念車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大量推出。最具話題性與代表性的莫過於義大利性能車製造廠Maserati展出的Kubang GT Wagon。其結實強壯的車身外型與尺碼,結合了SUV與MPV的特徵,但是它的車高與離地淨高要比一般SUV要降低了許多,配置4.2升V8引擎,具有390匹的強勁馬力,可以想見其標榜的是如同Sports Wagon高性能旅行車般的駕馭快感。車內座椅採取類似Opel Zafira轎式休旅車的Flex7三排七人座設定,第三排兩張面向後方的獨立式座椅,可以完全收納於車底板下,空間變化的彈性極佳。這家隸屬於法拉利旗下的車廠,顯然想走和保時捷Cayenne截然不同的RV路線。
 其他像是GM旗下的Buick Centieme、DC集團的Dodge Kahuna等概念車,都屬於這一類型複合功能車款。現在雖還難以預測這種複合功能車款是否會成為未來汽車設計的新趨勢,不過它已成為結合傳統旅行車、SUV和MPV特性的all-in-one新選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研發自製電動車 首批大舉進軍英國市場
2003年2月18日 簡要新聞
朱簡源浸淫貝殼畫創作 動物花鳥栩栩如生
管住嘴就管住了糖尿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