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未來兩次農業談判攸關台灣農業利益

標籤:

【大紀元2月16日訊】(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特稿)世界貿易組織(WTO)新回合「農業談判模式初稿」引發會員國強烈反彈,完全是在意料之中。WTO能否在三月三十一日的期限內,建立可被普遍接受的談判模式才是關鍵所在,期間的兩次特別會議對台灣的農業利益及發展將有根本影響。

WTO主持農業談判的哈賓遜十二日向會員國提出「談判模式初稿」,各會員國的反應可用「群情激憤」來形容,即使是受惠最多的農產品出口國「凱恩斯集團」還嫌開放幅度不夠,美國則是認為關稅及扭曲貿易的「境內支持」可更進一步降低。

但看在歐盟、日本、韓國及台灣眼中,這份初稿充滿了偏頗,撇開關稅、境內支持及出口補貼等不談,這些國家強調的如鄉村開發、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非貿易關切事項(NTC)」,在初稿中幾乎是「消失了」,因此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小型部長會議」中,在農業談判議題上的尖銳對立是必然的發展。

根據初稿,對台灣影響最大的將是「關稅配額」及關稅減讓部分,在新規範實施五年後,關稅配額制中的配額量將為國內消費量的百分之十,比現行的百分之五增加了一倍,台灣目前有包括稻米在內的二十三項農產品進口採行關稅配額制,如採取新辦法,進口配額量勢必大幅增加,對台灣本身的產品造成壓力。

至於關稅減讓部分,在五年內,已開發國家現行農產品關稅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者,需降低稅率百分之六十,不得低於百分之四十五;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十五者,降低百分之五十,不得低於百分之三十五;百分之十五以下者,減少百分之四十五,不得低於百分之二十五。

台灣如稻米、水果及畜牧農產品進口採高關稅,如適用新規範將首當其衝。

初稿內對農產品補貼也予以大幅削減,在五年內減少百分之六十,台灣政府對農產品的補貼措施及金額必然受到影響。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公開表示,初稿內容的建議對台灣農業將產生嚴重衝擊,台灣無法接受,並將在二十四至二十八日舉行的談判中,表達反對的意見。

哈賓遜在初稿中強調,這只不過是確認尋求解決途徑的第一個嘗試,並不代表全部或部分內容已得到同意,對參與者的立場也沒有偏見,只是希望對未來談判提供一個基礎。

但歐盟在日本已強烈反應,初稿固然是未來談判的一個觸媒,但關鍵是,他們無法在這個基礎上展開談判;換而言之,歐盟等強烈地暗示了,如依目前初稿內容,月底的農業委員會特別會議不開也罷。

據外電報導,哈賓遜現在有可能考慮撤回重擬初稿,這個發展應是台灣所樂見的。即使如此,在農業貿易自由化的強大壓力下,台灣農業面臨挑戰的事實並未改變。

根據杜哈發展進程,農業談判模式應在三月三十一日前定案,除了二月底的特別會議外,三月的會議將更具關鍵,哈賓遜將分別根據談判結果,提出談判模式第二及最後定稿。

因此,哈賓遜的初稿目前只是參考版,在未來兩次談判中,台灣如何強化立場,提出有力的議案,對台灣整體農業結構及利益將具有重大影響。

如台灣過去在幾次特別會議中一再強調新加入會員國,在入會時已作了重大讓步,在新回合中應有相當的調適期,各種減讓幅度也應考慮這個特殊情況。

但在初稿中,台灣只享有兩年的調適期。而美國副貿易代表歐蓋爾更公開表示,加入WTO就是願意在多邊體制下,推動貿易自由化的目標,新會員及老會員一視同仁。

另外,如農委會在主要項目中提出的方案與初稿有極大距離,在未來的談判中能否被接受,或得到最有利的妥協,都是高難度的任務。因此,在談判已從過去會員國「各自表述」階段進入最後實質討論後,台灣的談判立場、策略及態度也需更為主動積極。

農業談判是整個杜哈發展進程的指標議題,如談判破局,不但九月的坎昆部長會議將陷入窘境,杜哈回合也將搖搖欲墜,可以想像未來兩次談判過程必是極為激烈。對台灣而言,如何避免農業在進入WTO後受到第二度衝擊,進而維護最大利益,將是個嚴厲的考驗。(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自由職業者建立退休儲備金的9項策略
7款Costco高檔品 讓你感到富足又花錢不多
巴菲特很節儉 但認為三件事值得去「揮霍」
金價超3300美元 現在入手黃金還有意義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