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2日訊】生活中常見這种現象:人際關系或工作上的一次失誤,旁人順口說出的一句話,都會給一些人造成心理負擔。周圍人的吹毛求疵、說三道四,加上身邊缺少可以傾訴的對象,更容易使這些人無力自拔,十分需要尋求一种解脫方法。
在大阪,家庭主婦A子每周一次到所屬小區的救助中心去做志愿者,為生活困難的人提供義務幫助。每逢這一天,鄰居見到她時都說:“你的境界很高啊!”A子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常常為此而郁悶不快。為了去海外旅游,B子想把休假期間的工作找人替換一下。
如果被直言回絕倒也罷了,偏偏被人多說了几句,她听了以后感覺如芒刺背。
從社會環境來講,長年的經濟不景气,上司對部下的工作失誤越來越不予寬容,尤其是公司里的人事考核与學校的分數制度被格外看重,這些都給人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在這种環境里,人們的情感、行為相互作用,思路往往朝著一個方向,容易造成情緒波動。
東京心理動態研究所所長柳平彬總結出一套自我調試方法,也有人稱其為“心理卸妝法”。就像女性每晚睡前卸妝一樣,把當天心緒整理一遍。對于負面的記憶,要不過夜地盡數清洗掉。具體方法是:在臨睡前,可以先想像有一條淙淙流淌的小溪。如果想像不出來,也可以面對一張小溪的圖片,回憶當天那些不愉快的經歷,讓它們全部順流而去。接下來低吟三句話:
“我是……”(比如自己最期望的心境);
“我會做……”(比如能夠胜任的心境);
“我有志于做……”(比如對待使命的精神准備)。
以前面提到的志愿者A子為例,她的第一段話可以是“我愿意幫助老人”;第二段話為:“我有照顧老人的能力”;第三段話為:“照顧老人能使我快樂。”如此對自己自言自語,最后再叮囑自己:明早一醒來,頭腦一定非常清晰并心情暢快。說完,盡快入睡。
運用心理卸妝法最關鍵的一條是樹立遠大的志向。人生如果有了遠大目標,即使面對挫折也會很快擺脫低沉情緒,引出正面效果。如果這种情緒持續不見好轉,就該想到是否患了抑郁症,應該去看神經科醫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