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中國大陸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失業問題愈趨嚴重,由中共中央黨校所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導因於政治體制改革落後而造成的社會利益扭曲,已成為中國的沈痾。
廣東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引述這份調查指出,中國大陸的地方官員,最關注明年的改革議題是政治體制改革,佔受調查人數的百分之三十點二,其次是機構人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
為什麼這些負責執行政策的官員,把政治體制改革列為改革首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楊鳳春指出,這是因為政治體制改革的落後,是造成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
楊鳳春指出,在中國大陸,利益分配並不是一個經濟政策或簡單的、局部的利益分配問題,而是帶有根本性的政治問題。例如在初次分配領域,政府缺乏有效的限制壟斷、鼓勵平等競爭的政策;而在再分配領域,稅收和社會保障政策則不完備。
香港明報則直指,中國的人治,導致分配不公。雖然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已被衝破,但是市場經濟體制迄未確立,人、財、物等市場要素的分配與流動,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公開、公平、公正,差距甚遠。
也就是說,目前在中國大陸,市場經濟「無形的手」對資源的配置並未發揮決定性作用﹔相反的,行政權力這隻「有形的手」,卻還在起重要的甚至支配性的作用,財富分配追根到底還是由權力決定。
上述調查顯示,在受訪官員心中,收入差距問題是今年大陸社會形勢發展中最嚴重的問題,比例達百分之二十六點七,其次是失業、腐敗和地區發展差距問題。受訪官員還認為,演藝人員、個體戶和私營企業主,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農民則是受益最少的群體。
這項調查名為「領導幹部對二00三|二00四年中國社會形勢的若干判斷」,由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授謝志強執筆。受訪對象是今年十月至十一月在該校學習的地(廳)級和縣處級官員,發出問卷一百三十九份,回收有效問卷一百一十六份。
謝志強指出,地(廳)級幹部是中共政策的重要傳導者和執行者,這份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共部分掌握實際權力地方官員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