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1日訊】大凡對中國歷史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楚霸王項羽火燒阿房宮的典故。日前考古學家稱阿房宮的考古工作有重大突破,認為項羽沒有焚燒阿房宮。此後,引發了一場爭論。
* 項羽有沒有火燒阿房宮?
據新華網12月6日報道,西安文物園林局副局長、秦阿房宮考古隊副領隊孫福喜說:一年的時間裡,考古人員勘探的面積超過了20萬平方米,發掘面積也有1000平方米,但是發現的紅燒土只有少量的幾塊。如果說是大面積的火燒三個月(此為史料所載)的話,紅燒土應該遍地都是。除了紅燒土外,還應有大量的草木灰。因此專家認為,歷史上有關項羽放火焚燒阿房宮的記載是不準確的。
兩天後,北京晨報記者專程採訪了阿房宮考古工作隊領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毓芳,她說:根據目前發現,可證明阿房宮前殿未被項羽焚燒,但由於阿房宮的勘探工作仍未結束,秦阿房宮考古隊一年來探勘面積超過二十萬平方公尺,但是實際發掘面積才一千平方公尺,媒體報道的「項羽沒有焚燒阿房宮」說法不準確,目前為項羽「平 反」為時尚早。
不過,後李毓芳否認其說過「目前要為項羽「平反」為時尚早」。據北京娛樂信報11日報道,李毓芳說她接受某報採訪時沒有說「阿房宮前殿遺址沒有發現『大面積』紅燒土」,而是壓根沒有發現紅燒土。她再次重申,「通過一年來的考古工作,目前勘探面積已達20萬平方米。我們採用梅花布點法,每平方米鑽探5個深達夯土的鑽孔,在挖掘的1000平方米面積中,均沒有發現前殿有任何焚燒的痕跡。」
* 「項羽燒的是秦咸陽宮」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劉慶柱表示一個地方有沒有被燒很容易判斷。他說,。「發掘是解決局部地區時代問題,鑽探是打出柱狀斷層剖面,一個地方有沒有被燒很容易判斷,我們鑽探了數萬個孔都沒有發現前殿夯土被火燒的痕。」 「如一滴水就能反映整個海洋一樣,有經驗的考古學家通過科學的手段是可以用抽樣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更何況事實上我們目前的勘探面積已超過遺址面積的一大半!」
劉慶柱認為,「《史記》並沒有說項羽燒了阿房宮,只是說燒了『秦宮室』,而且考古已經發現燒的『秦宮室』是秦咸陽宮。
據記載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咸陽人口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以原有宮殿建築規模狹小,驅使70萬人,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營造朝宮,即阿房官。@(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