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0日訊】人體免疫力大多取決於遺傳基因,但環境的影響也很大,其中又以飲食──吃進去的東西起決定性作用。人們知道,人體的免疫系統總是在與人體內外部的致病因子作持久戰,以阻止其對機體的危害。已被證實的致病因素很多:細菌、病毒、吸煙、酗酒、環境污染物質、陽光紫外線、精神壓力、不良飲食以及人體自身產生的變異細胞。免疫系統在與其斗爭中,每時每刻都在生產數以百萬計免疫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生產抗體的細胞、天然的殺傷細胞和吞噬細胞。在與致病因素進行的曠日持久的斗爭中,免疫系統從何處獲得它生產抗體的基本生物活性物質,它的活力保持依靠的是什麼?
科學研究得出,人體免疫系統活力的保持主要靠食物。食物中有多種營養素能刺激免疫系統,增強免疫力,如果缺乏這些成分,這會嚴重地影響身體的免疫機能。哪些營養素對免疫力有重大影響呢?具體講:
一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分,實驗證明,蛋白質嚴重缺乏的人,會使得免疫細胞中的淋巴球數目大量減少,造成免疫機能嚴重下降。
二是維生素C。維生素C能刺激體內制造干擾素(一種抗癌活性物質),用來破壞病毒以減少與白血球的結合,保持白血球的數目。正常人在患感冒後,維生素C會被急速地消耗掉,因此,感冒期間注意多補維生素C,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感冒症狀。
三是β─胡蘿卜素。人體缺乏β─胡蘿卜素時,會嚴重削減身體對抗病菌的能力,並使人易患眼病。
四是維生素B6。維生素B6缺乏時會引起免疫的退化,導致胸腺萎縮,淋巴球數目減少等。
五是維生素E。維生素E能增加抗體,以清除濾過性病毒、細菌和癌細胞。而且維生素E也能維持白血球的穩定性,防止白血球細胞膜產生過氧化反應。注意補充維生素E的60歲至70歲的老年人,其免疫反應常相當於40歲的中年人。
除此以外,營養素中的葉酸、維生素B12、泛酸和鐵、鋅、銅、鎂、硒等礦物質都和免疫能力有關聯,人體缺乏時,都會嚴重影響免疫系統功能。這些物質有的能激活人體內上百種對生命具有重要意義的激素和酶,有的能使T淋巴細胞在與細菌和病毒斗爭時顯得更為活躍,但更多的是,它們能提供免疫系統生產抗體的所需要物質,從而確保抗體維持在一定水平。
科學家們認為,免疫系統在與致病原的斗爭中,免疫細胞總是大量地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會加重免疫系統負擔,過多消耗免疫球蛋白。這就要求人們科學飲食,多食用有助於維護免疫系統功能的食物營養素。從預防疾病角度講,重要的在於保持食物的多樣性,少食對機體明顯有害的食物,才能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強壯起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