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天氣未轉涼前,水上活動導致的角、結膜炎感染案例便偶爾可見,醫師提醒,「紅眼睛」不見得是角、結膜炎細菌感染,也可能是寄生蟲作祟。
台北中興醫院眼科主任楊昌叔表示,一種名為「弓漿蟲」的寄生蟲引起的「眼弓漿球症」,也會使眼睛發紅,每年總會有民眾因為養貓或吃到不熟的牛肉,罹患這種特殊眼疾,通常在幾週後發病。
弓漿蟲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寄生蟲,若吃到弓漿蟲宿主,如未經煮熟的牛、豬等肉品,或誤食貓排泄物所污染的食品就可能受到感染,患者多半曾與貓接觸或嗜吃半熟牛排,發病後會出現和角、結膜炎類似的紅眼症狀。
雖然同樣眼紅,但兩者間的差異民眾得小心分辨。楊昌叔表示,角、結膜炎的症狀主要在眼球表面,症狀為紅眼、分泌物增多、異物感嚴重、灼熱感等,而眼弓漿球症卻會侵犯眼底,會出現視網膜炎、虹彩炎、視力模糊,但不具明顯疼痛感,也不會有異物感,症狀雖不劇烈,卻會破壞視網膜中央,若不及時治療,會在視網膜黃斑部附近結疤,使視力遺留永久性黑影,並嚴重衰退。
楊昌叔表示,紅眼睛伴隨視力模糊,就得小心是眼弓漿球症,必須經醫師以抗生素治療,若未善加處理,即便症狀解除,將來還是可能復發,甚至形成反覆性感染。
他說,許多民眾眼睛不適,總習慣自行點眼藥,或老是拖拖拉拉,症狀加重才肯就醫,若遇上眼弓漿球症這類眼疾,不及早治療,視力受損就後悔莫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