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4日訊】男舞蹈演員畫個京劇武生妝,女舞蹈演員畫個旦角臉,在現代舞創作人楊銘隆與京劇出身的導演李小平安排下,傳統戲裡的身段轉為現代肢體彙語,舞蹈空間舞團與國光劇團「策略聯盟」,新製作《再現東風》結合京劇演員與現代舞蹈演員一起藉由肢體呈現「操弄」主題,舞台有豐富且多元的動作語彙和意象。
楊銘隆去年十一月為舞蹈空間舞團創作《東風乍現》,他說,這支舞蹈比較著重抽象式的畫面編排和動作語彙的探索;而今年《再現東風》強調的則是人性,是東方特有的民族性格。他表示,在舞台上最高的理想,是要讓觀眾們看不出來誰是國光演員?誰是舞蹈空間的舞蹈演員?
融合了中國戲曲藝術的精、氣、神,加上舞蹈空間舞蹈演員純熟精鍊的肢體語彙,將熟悉的東方元素融入動作中,在身體動、靜、緩、急間,展現出現代舞純淨的肢體,也流露出傳統身段的細膩。
《再現東風》一開始由導演李小平提供傳統劇目做為編舞創作素材,他以觀眾熟知的劇目,再加上以人的情感為創作描述為主題,選出人和自我的《思凡》,人和人的《擊鼓罵曹》,人和大環境、政治對抗的《昭君出塞》。楊銘隆說,現代舞強調動作語彙,在敘事性上並不強,而導演李小平的協助,則讓肢體與敘事間整合為一體。
作曲家陳揚則從南北管戲曲到電鑽噪音的聲音取材,擴大古典懷舊情調的回響,繼而反映現代人情緒。陳揚的音樂與舞蹈和戲劇情緒對抗,反而呼應了操縱與被操縱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