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思婷香港報導/由「香港民主發展網絡」舉辦的「民主匯」呼籲選民在下月的區議會選舉中積極投票,選出熱心服務、支持民主的候選人,不要只懂搞蛇宴、旅行的政黨。擔任演講嘉賓的「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民主動力」召集人鄭宇碩博士和「名嘴」黃毓民等人,均強調區議會的政治重要性,因為這關乎普選特首、全面直選立法會以及政制改革等議題,呼籲選民積極投票。
香港民主發展網絡周日下午在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舉辦以「普選好重要、區選我投票」為口號的「民主匯」集會,呼籲選民精明投票,吸引約七百人包括長者出席。集會內容娛樂性豐富,包括唱歌、楝篤笑(港式相聲)表演,以風趣、輕鬆方式講解嚴肅的民主題材,歡笑聲縈繞全場。
保皇黨輕視民意
平日召開人權記者會時一臉嚴肅的「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表演了風趣幽默的楝篤笑,諷刺一些親中和「保皇黨」議員輕視民意,在港府推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時,全港十八區區議會中有十六個區通過支持立法的議案,充分反映這些議員未能「代」反對立法的大部分市民「表」達意見。
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在台上發言時指出,十八區區議員可互選一人加入立法會;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中,又有四十位是區議員,而特首又可以委任一百多名區議員;具爭議性的議案,政府會提交到一面倒支持政府的區議會討論,由此宣稱政府已諮詢了民意。因此區選絕非地區的事,她說:「投票唔係選人去旅行,唔係選領隊!」
余若薇指出,目前的區議會選舉根本不民主。全港十八區共有四百個選區、三百萬名選民,每一區約由一萬多名選民選出一人,合共四百名區議員;另外有二十七名鄉議局人士自動當選區議員;一百零二人由特首委任,即特首的一票相等於七十萬名選民。台下立即報以噓聲,有人還大叫:「黑箱作業!」
董建華走回頭路
她說,香港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在任時廢除所有委任制度,但特首董建華一上台,馬上恢復這些不民主的制度。她質疑《基本法》中明文規定香港民主循序漸進地進行,但為何回歸後反而走回頭路?
她透露,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曾問董建華,即使委任最多也不過一、兩個人,為何委任這麼多人時,董建華的回答竟然是:有些人不喜歡選,喜歡被委任!
不生活化即空談
楊女士則要市民認清那些在二十三條立法問題上,做出反民意姿態的候選人。她呼籲傳媒拿出良心,表達市民的心聲,代表市民向董建華及中共施壓。她又帶頭叫口號:「一人一票選特首,立即展開政制檢討」。
資源錯配損教育
一位男士稱他病了和腳痛都來參加「民主匯」,他說中國太空人上太空是很大的光榮,他感到很高興,但中央政府應該分一點資源推行免費教育,讓學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另外,中國的娼妓問題很猖獗,因為中國沒有免費的就業培訓,以及免費的就業介紹,「只是一味地上太空,基本要做的一點也沒有做到,這是因為中國沒有民主」。如果政府是由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政府的透明度很高,人民便可以監察所有的幹部有沒有貪污,要求他們做得更好。他希望市民能夠認清事實,投票給誰大家應該很清楚,不要投票給民建聯。
香港老人權益聯盟、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十五位長者也上台表演「數白欖」(類似快板)(註一),他們說:「代表香港一百萬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聲討董建華,董先生上台這麼久就欺騙了老人家這麼久,董建華整天說: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我們就說:老無所養,老無所依,老無所為。香港沒有民主,老人家的福利就沒有希望。」
身兼「民主動力」召集人的城市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鄭宇碩指出,無論是激進還是溫和的組織,追求短期或長期目標的組織,希望大家都能夠相互支持,大家少想個人或組織的利益,多想一下求同存異的心情,希望這個民主運動更有活力,更有持續性。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鄭宇碩博士反駁親中「民建聯」主席曾鈺成指選舉講服務的言論。鄭說,香港需要一人一票普選制度,沒民主的制度,市民便無從要求政治人物提供大家需要的服務,服務便變成一個騙人的空話。而市民要求的服務並不是蛇宴,民進聯最拿手的便是趁現在秋風起,請選民吃蛇宴。他並引用毛澤東的說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諷刺民建聯不遵守老祖宗的堅持和教訓,把選舉變成蛇宴。
上街要普選特首
「名嘴」黃毓民在台上呼籲市民於二00四年一月一日上街,要求普選行政長官。他說,中國共產黨現在最怕的是保皇黨在選舉中輸了,所以「七一遊行」之後邀請了五十個團上京,就是要安撫這些人;為了撐民進聯,可能會在區議會選舉之前,叫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到香港為民進聯造勢。
他問台下觀眾:「那是不是共產黨撐這班人,你們就怕了共產黨,然後不敢去投票呢?」台下叫喊:「唔會,唔會!」黃毓民還呼籲年青人登記做選民,積極投票。
有人高叫董下台
約二十名「民主倒董力量」成員在中途手持「倒董」標語到場,高叫「董建華下台」;節目之間,他們又會在台下帶領在場市民叫喊口號:「董建華下台,董建華(市民:下台),董建華(市民:下台)」
「要民主,不要傀儡」
大會後面兩旁懸掛了幾幅布條,供市民在上面塗鴉,有人塗上政治性的標語如「要民主,不要傀儡」、「董建華下台」,或者寫上與民生有關的大字像「沙士誰人負責」等,數名小朋友則在布條上畫圖畫。
「民網」主席朱耀明牧師對參與人數少不感到失望,他說「民網」未來會有一連串活動,功效會在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區選投票日「爆發」出來。朱耀明宣讀大會宣言時呼籲:「大家將手上一票投向熱心服務、支持民主的候選人,為香港投出新希望!」
民生政策是關鍵
距離十一月二十三日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子只有差不多一個月,但市民對區選的了解卻很少。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上月十五至十七日進行民意調查,受訪的千多名市民當中,只有19%的受訪者能夠指出下月區選投票的正確日期,較九九年區選前同期,市民對區選認知度達35%明顯下降16%。在已登記的選民中,有67%打算投票,也較九九年減少2%。
註解:
註一:「數白欖」
九七回歸後六年,
福利政策大倒退,
口口聲聲話敬老,
上場之後就乜都無。
特首欺騙老人家,
政府敬老真係假,
我’]老人就好傷心,
等了再等就唔甘心。
綜援人士被宰割,
生活情況就好坎坷。
生果金幾年都無得加,
貧窮老人就倍增加,
醫療重話要加價,
你叫老人家點頂呀。
政制改革就救民生,
普選特首立法會;
一人一票選特首,
自由民主就萬萬歲。
福利政策大倒退,
普選特首莫遲疑,莫遲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