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保專家談中國環保問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據自由亞洲電臺高山報導:

美國環保專家伊卡諾梅博士星期五在馬裡蘭大學的亞洲研究中心就中國環境保護面臨的嚴峻挑戰做了專題報告。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外交關係委員會的環保專家伊卡諾梅博士曾經在中國做過多年的環保研究,她在報告會上指出,過去20年,盡管中國政府做了很多工作、花了很多錢來治理空氣污染和水污染,但是中國的環境問題還在惡化,水污染仍然嚴重,天然森林在減少,土地受到侵蝕,中國北方的沙漠化日益嚴重。

伊卡諾梅博士說,水污染如果得不到治理,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負面響:

“根據中國官方的規劃,到2030年,中國的人口將達到16億。我估計中國人口可能提前達到這一數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人均用水量也在增加,而目前中國的許多地方已經出現水資源短缺的現象,比如有千湖之省稱號的青海省有數百個湖泊相繼乾枯,而青藏高原是中國大多數河流的發源地,這十分令人擔憂。”

伊卡諾梅博士指出,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應該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公開發表的《90年代中期中國環境污染經濟損失估算》的報告,1995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了1,875億元,佔當年GNP值的3.27%。伊卡諾梅認為,中國在環保保護方面的經濟投入還比較低,

目前,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資僅僅佔國民生產總值得百分之一點三。中國環保專家認為這一投資應該增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點二。目前,上海市每年用於環保方面的投資佔城市收入的百分之三點七,上海計劃增加到百分之五,而四川省在環保方面的花費只佔該省總收入的百分之一,很多貧困地區根本顧不上環保問題。

伊卡諾梅博士在談到中國近幾年民間環保組織的出現時表示:

“1994年建立的自然之友是中國的第一個民間環保組織,目前已經有會員近1000人,中國各個省份都出現了許多非官方的環保組織,這些基層民間組織對中國的各種環保政策的執行起到了監督作用,他們大多在基層工作,促進了老百姓對環保活動的參與。”

伊卡諾梅博士強調說,中國的環境形勢還相當嚴峻,中國的經濟增長快,人口多、人均資源相對不足,而資源和能源利用的效率仍比較低。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加快,但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落後。這些矛盾將成為制約中國環境保護的因素。

相關新聞
民進黨團盼郝龍斌留下克服立法技術捍衛環保
游揆近日將再安排時間與郝龍斌懇談強力慰留
游揆至郝龍斌家 表達慰留
游揆盼郝龍斌作留任考量  但無功而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