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首創幹細胞治療冠心病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特稿)骨髓移植以往一般用於治療血癌病人,但香港大學醫學院近日成功研究全球首項利用病人自體骨髓內的幹細胞移植到心臟,刺激新血管生長,令心肌回復血流。據稱,歐、美一些國家也效法這種嶄新做法。

心臟病發作是很難預期的不定時「炸彈」,對病患無時無刻構成威脅。根據統計,每年香港約有二萬人因患上冠心病入院,需利用藥物或接受傳統的「搭橋」、「通波仔」等手術來擴張栓塞的血管。但其中百分之四病人,因年齡較大或已多次重複接受這些傳統手術,以致血管情況較差,對他們來說這些傳統手術已難見效。在缺乏治療下,這些病人會出現心絞痛和氣促等嚴重心衰竭徵狀,生命大受威脅。

有見及此,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自二零零一年一月開始進行上述新穎研究,將冠心病患者的幹細胞移植到心肌,至今已有九名病人接受這種新手術,整體徵狀都有改善,並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據稱,港大醫學院這項嶄新成果已於三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刺胳針」(TheLancet)上;而澳洲、美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已紛紛效法香港的做法。

港大內科學系心臟科主任劉柱柏近日在記者會上說明,這項新療法主要是從末期冠心病患者自己體內抽取骨髓幹細胞,再透過一條經腳部動脈直達心臟的導管,將幹細胞注射到缺血的心臟肌肉部分。由於骨髓幹細胞可轉化成肌肉細胞和血管細胞,因此會刺激人體心臟血管增生,改善心臟血流情況。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副教授謝鴻發也說,他們早已掌握導管技術,獲悉外國曾成功利用動物進行實驗,將幹細胞移植入缺血心肌的療效,遂與醫學院的血液及腫瘤科醫生共同研究。其後他們掌握了分解及注射細胞技術,成功利用動物實驗嘗試利用幹細胞治療末期冠心病患者。

  港大內科學系、血液及腫瘤科教授鄺沃林表示,成熟幹細胞在成年人的骨髓內最為豐富。他指出,手術過程是先從病人盆骨內抽取骨髓,在無菌實驗室中提取幹細胞,再進行純度測試,取得純淨的骨髓幹細胞後,透過一條插入體內的導管,注射到病人缺血的心肌,讓其增生成為微血管,協助將血液輸送到心肌。

  謝鴻發補充表示,新手術成本約八萬港元,移植過程不需開刀,只是利用導管在心臟缺乏血流的肌肉上注射骨髓幹細胞,手術過程約為兩個小時。

據稱,至今接受這項嶄新治療的病人接受幹細胞移植後,所有幹細胞都已成功轉化為心臟肌肉細胞,增生新血管,且沒有併發症,數日後便可以出院。

但這項手術也有不及之處,即患有骨髓疾病、癌症和腎衰竭的冠心病病人不適宜接受手術。

一直以來,心臟病是香港第二號殺手,其中又以冠心病的死亡率最高。港大研究採用的這項嶄新技術,無異是心臟病患者一大喜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行星以垂直軌道繞罕見雙星運行 令科學家驚歎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來源不明的漫遊磁星
NASA探測車重大發現:火星似曾溫暖又潮濕
從經典到EV風潮:2025紐約國際汽車展精彩瞬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