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二十六日專電)紐約時報今天警告美國政府,沒有聯合國授權又沒有擬妥「戰後計畫」就急於攻打伊拉克,不啻在招致災難。紐時在社論中說,海珊是殘忍的獨裁者,確實應該把他推翻,可是推倒海珊的義舉應該在國際廣泛支持下為之。
社論指出,美國人雖然贊同布希總統發動像他爸爸一九九一年所發動的速戰速決的戰爭,不過所有民意調查與民意的解讀,都明白顯示布希還沒有說服美國人民,戰事遇到困難或長期拖延時該怎麼辦。
它說,美國軍力儘管佔有絕對優勢,可能無法防止最後得在巴格達城內進行巷戰,屆時兩國死傷都將極為慘重。
其他美國人民還沒有簽下同意書的風險包括:伊拉克狗急跳牆攻擊以色列、破壞阿拉伯和科威特的穩定、摧毀自己的油田,以免落入美國手中、還有對美軍發動生化攻擊。
社論說,「這個國家還沒有準備好不論代價、苦戰到底之前,絕對不應發動戰爭」。
它把責任推給布希總統,因為「他從來就不講清楚我們到底為何而戰。有時候,他的目的似乎是要解除伊拉克的武裝或懲罰巴格達,因為它抗拒聯合國;有時候,目的很單純,就是推翻海珊。」
越戰給美國人的第一個教訓就是,不要為了全國只模模糊糊了解、接受的目的,就派出子弟兵去送死;第二大教訓是,沒有清楚的退兵計策之前,絕對不要出兵。
社論指出,國際上,英國、西班牙等國雖然答應相助,法國、德國甚至加拿大都不站在美國這邊,這表示萬一戰事出了差錯,美國只好單獨負責,而差錯是遲早都會出現的。
它說,布希政府力爭國際支持,卻暗示法國或任何「不合作」的國家戰後休想得到伊拉克石油的好處,這是最令人不安的一點。
讓伊拉克人民不受海珊殘酷統治的荼毒,讓這世界免於受到他好戰成性的威脅,這樣的戰爭值得打,為了控制伊拉克的油田則不然-特別是在帶頭攻打的國家浪費能源的臭名昭彰國際的情況下,社論說。
它在結論中再度以越戰結束,美國國內分裂、國際受辱的歷史教訓,提醒美國人:現在帶頭要攻打伊拉克的男女,主要是越戰世代的產兒-這些人最應記住,萬事起頭容易收尾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