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周原出土甲骨文確認詩經中許多地名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訊】(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中國大陸考古學家日前在陜西省西周原遺址發掘行動中,意外地發現周人甲骨文,並取得解讀周人文化的突破性進展。

中新網引據西安當地的媒體報導,考古學家發現,﹁詩經﹂中的許多地名都能在周原村名上得以確認,例如武功縣為詩經中的﹁代﹂,岐山縣的﹁公留﹂、﹁召陳﹂以及扶風縣的﹁召公﹂。

這次出土文物距地表約兩公尺,伴隨著大量陶片與獸骨。這片甲骨文初步解讀共有六行字,體例為卦符與記事相間,也就是一行卦符,一行占卜內容,共有三十八字左右。

考古專家表示,這次發掘出的手掌大小的甲骨文片,與曾經發現的指甲蓋大的微雕甲骨文不同。它是割鋸牛肩胛骨的骨臼與中脊部分,使骨壁邊薄,然後在整修過的骨面上鑽直徑約一公分半的圓窩,在窩底靠外一側鑿一橫槽,再進行燒灼,﹁兆紋﹂便出現在背面。

參與這次挖掘行動的專家表示,在扶風大型西周建築基址內發現帶有繩紋的瓦片,並出土三個精美的玉蟬,為探索當時社會禮制提供了重要資料。

基址內並發現﹁周原第一個經過正式考古發掘出﹂的水井,距地表為三十一公尺,井內出土了雙耳罐與缸,為瞭解周代水井結構、水器形制以及相關水文資料提供了難得的證據。

在岐山則發現代表﹁先周文化遺存﹂的連襠鬲、盆、豆與折肩罐等器物,出土物中還有代表﹁姜戎文化﹂的高領袋足鬲,突破性地說明周原地區聚族部落的複雜性。

此外,考古專家發現了一處製造石器的作坊遺址,出土銅器、玉器以及石料坑。加工石料工具包括磨石、石料夾石、鑽空工具與打磨孔隙工具,初步解開了三千多年前周人製作石器的情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貿易戰加劇出口難度 中國通縮壓力持續存在
卡內基梅隆大學中國留學生簽證被註銷
山東小區樓房多層陽台墜落 住房:以為是地震
何衛東再缺席中共重要場合 或被苗華咬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