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9日訊】新華網19日報導﹐黃河首次調水調沙試驗的部分研究結果今天公布,研究表明,黃河下游主河道泥沙淤積嚴重造成的“二級懸河”現象,已經成為威脅黃河防洪安全的心腹之患。
黃河因為其下游河床高出堤外地面,早已成為世界聞名的“地上懸河”,而“二級懸河”則是河槽高度高于河床灘地,簡單地說,就是“懸河”河床之上又形成了一條“懸河”。
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黃河下游洪水漫灘流量一般在5000立方米每秒,在去年7、8月間進行的調水調沙實驗中,“二級懸河”河段漫灘流量已不足3000立方米每秒,個別河段在流量不足2000立方米每秒的情況下,也發生了漫灘。据測算,黃河下游出現“二級懸河”的河段已經從開封市附近的夾河灘水文站一直延伸到入海口,最嚴重的80多公里河段主河槽已經高出灘地4米多。
黃河防總辦公室副主任王震宇:“二級懸河”不斷加劇,一旦發生較大洪水,由于河道的橫比降遠大于縱比降,勢必發生橫河、斜河、滾河等重大的河勢變化,洪水頂托堤防和順堤行洪,將嚴重威脅堤防安全,甚至有沖決黃河大堤的危險。
有專家認為,由于近年來降水減少、工農業用水增加,黃河下游水沙條件發生變化;同時灘區群眾修建的生產堤,人為縮窄了行洪河道,致使泥沙常年淤積主河槽,是“二級懸河”形成的主要原因。
為了消除這一“心腹之患”,近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延請有關治河專家出謀划策,深入研究“二級懸河”的形成過程和机理,同時將繼續采用小浪底水庫水沙調節、整治主河槽、禁止灘地墾殖等措施,以達到逐步削平“二級懸河”的目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