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糖廠的魔法樹屋

自由時報記者楊詩涵高雄報導

人氣 12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7日訊】高雄橋頭鄉的糖廠,是一九0一年日本人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座新式製糖廠,目前已停止製糖營運,廠區仍留有當時的宿舍、辦公廳以及老樹、防空洞。

 當時的單身職員宿舍前廣場,高大的雨豆樹在日人興建糖廠前就已聳立在此,土丘下是陰暗的防空洞,偶爾還飄來不屬於這時節的桂花香。

 有人說龍貓睡的那棵大樹,是宮崎駿以雨豆樹創作的,糖廠的另一棵雨豆樹在宿舍區圍牆邊,與一棵樟樹為伴,兩樹撐起的樹屋,橋仔頭文史協會稱之為「天堂」,與它相對的樹下,是一座砌得相當漂亮的防空洞,名為「消失的密室」。

樹屋做堡壘
南方生活甜滋味
 樹屋,不知道是多少人童年未竟的夢想,綽號叫駱駝的協會工作人員陳俊榕帶著一點苦笑:「我們蓋這個樹屋一點也不夢幻,這是將來高雄捷運的進站口,樹屋是我們堅持與捷運局長期抗爭的堡壘。」協會發動橋頭鄉民蓋的樹屋,從構想到完工不到十天,僅耗去竹子及鐵絲共十幾萬元的材料費,已成為當地社區辦活動的熱門地點及孩子們的最愛。樹屋可以容納三十個小孩,上回辦活動時孩子們寫在竹片上的願望還掛在楊桃樹上。

 站在樹屋的平台望見圍牆外的五分車軌及現行火車鐵軌的軌道,增添時光壬冉之歲;協會的蔣耀賢有時會窩在這裡彈吉他,小屋沒有點燈,午後微暗的屋裡有南方冬季的微涼,雨豆樹下的兩隻大白鵝兀自嘎唱。

 樹屋下的防空洞經過陣雨的洗刷,紅磚顯得相當漂亮,有時孩子們會在裡頭點蠟燭、說故事。這糖廠的安靜角落,有老樹與防空洞的古老年歲,新添的是孩子與遊客的笑聲和足跡。

藝術新境
舊宿舍有新生命
 鄰近的舊宿舍規劃為藝術村,不定期舉辦藝術展覽,部分前期的作品還保留著,像是樹上的陶狗、以廢棄摩托車做成的蜘蛛,或是曬衣杆上色彩鮮豔的裝置藝術。

 昔日招待所燒毀後,老榕樹、蘋果池及兩座紅磚水塔仍屹立著,水塔為典雅的紅磚建築,簡單的結構包含方形、拱形、圓形及三角形的幾何空間之美,不少新人曾在此磚樓下拍攝婚紗照。

 沿著這大道往下走,路旁是高聳的白千層與樟樹,樟樹圍繞下,展示著五分車與火車頭,風起時,細小的樹葉飄落而下,坐在五分車上吹風、吃冰,遠處是甘蔗田一片綠意。

 午後陽光終於露臉,迫不及待回到樹屋,再次站在高高的平台,鐵道正響起火車將過的鳴聲,駱駝大聲的說:「不知到樹屋的興建,能不能讓雨豆樹、樟樹和楊桃樹不用被砍掉?」轟隆隆的火車正巧疾駛而過,聽不見答案。(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又一批投入搶救文化資產的年輕人
第一屆台灣愛國影展台南總爺糖廠熱鬧展開
高雄縣橋頭糖廠赫見疑似牛鞭菇的叢生怪菇
廣西數千蔗農衝擊地方政府並臥軌示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