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的新思考—能源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7日訊】說現代化的科技是“電”驅動的科技一點兒也不為過,環視家中的用品,有幾樣是不需要插電的?電冰箱,電視機,音響,微波爐,電氣類產品可說是現代人便利生活的最重要部份。

電的原理從原子角度來看,電流是由電子在原子之間流動而形成的。在原子內部,有帶有正電的質子,不帶電的中子以及帶有負電的電子,三者平衡後形成一個不帶電的原子。自然界的許多事物都是趨向一個平衡,原子內部的電平衡,與中國古時候說的“陰陽平衡”極其類似。電子帶的是負電,屬於“陰”性。

目前的電子科技,主要都是利用電子流動產生的電能,再轉換成其他的能源形式,作為運用。因此不管是哪一類的電子產品,最基本的能量來源就是電子的運動。比如電視的陰極射線管,就是利用電子束打在螢光屏上而產生影像;而電子快速振動產生的微波也可用於烤熟食物。

那麼,如果說電子屬於“陰”性,我們平常用的家電不也是屬於“陰”的嗎?如果說人體內部也和原子一樣是陰陽平衡的,那麼長期使用電器用品會不會對人體產生不好的影響呢?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目前已經證實許多電器產品產生的輻射線對於人體有很大的危害,比如行動電話,無線通訊設備放射出強烈的電磁波。將細胞放置於電磁波的環境中生長,細胞的活力大減且易於發生病變。有個有趣的調查發現,從事半導體生產的人員每天工作接近大量的電磁波輻射源,生女兒的機率較一般人為高,這也可能間接證明瞭電子產品屬於“陰”性。

以現代科學角度來看,激光(雷射)與太陽光的不同在於其波長,激光為單頻單色光而太陽光為多波長(多色)混合光。在研究領域的分類上,都是屬於“光學”的研究範疇。其實這兩種光是大大不同的。陽光的來源是太陽,太陽的主要成份是氫,大量的氫日以繼夜地發生“核融合”反應,終而產生光明萬丈的陽光。“核融合”是兩個氫原子的質子發生融合,而形成氦原子,能量來源於質子。而質子帶正電,屬於“陽”。因此陽光是屬於“陽”的。而激光的原理則是電子能量的躍遷與下降,本質是電子發出的光,還是屬於陰。

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日夜各佔一半,隨著四季而有日夜長短變化,然而一年之內,日與夜的時間是大致相同的。以極端的南北極區為例,一年有半年是永晝,半年是永夜,也剛剛好各一半。宇宙巧妙地平衡著地球的日夜,也讓地球上的生命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生存。

現代人藉助各種照明工具,晚上過著很晚的夜生活,白天很晚起床。在人的身體該補充“陽”能量的白天睡覺,該補充“陰”能量的時候活動,人體怎能健康?長期下來,人體的陰勝過陽,不僅身體產生許多疾病,也使人精神不佳。而室內的工作環境更是阻隔了人們照射陽光的機會,很多人平常沒什麼機會曬太陽,也是人體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許多科學家正在找尋新的能源,替代被利用已久的電能,希望能讓人們利用潔淨,無污染的能源。“核融合”反應是許多科學家的希望之一。這項技術希望能在地球的環境中實現如同太陽的巨大能量反應,並且控制加以利用。然而真正要實現這一技術,恐怕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要從觀念上去扭轉。因為目前科學家嘗試的手段仍是以高強度電磁場與高能激光為主,想以屬“陰”的電能量控制屬性為“陽”的核融合能源,恐怕是難有突破。

也許發展“陰陽平衡”的能源技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有研究發現母雞體內的鈣元素並不足以供應所生雞蛋蛋殼的鈣質,而每天的食物中也沒有足夠的鈣質供應,那麼為什麼母雞每天都可以下蛋呢?這令研究人員大惑不解。而如果說母雞身體內部有一種機制能將其他元素轉換成鈣元素,那可能就會引起很大的爭議,因為那等於是說母雞身體內有一個“核融合”反應器。如果我們先暫時撇開這些觀念上的爭議,而好好地研究究竟是什麼機制讓母雞能有充足的鈣元素供應,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從生命的本源上找到問題的答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北韓同意在環保方面合作
洛杉磯市長談與陽明、長榮簽訂相關運輸協議
比利時決在二十年內擺脫對核能倚賴
工研院開發成功密閉型冷卻水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