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問:專訪《天龍八部》製片張紀中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13日訊】據中華網1月13日報道,在記者要求下《天龍八部》裏的俠士、俠女來了一張劇中難得一見的“集體照”。
  
  1、關於原著。

  記者:《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最優秀的武俠作品之一,但也是世所公認最難解讀的。作爲改編者,你怎麽看這部小說?

  張紀中: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就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其實都是情感小說,歷史也好,武俠也好,佛學也好,歸根到底都是講世態人情的,這裏頭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大悲劇,段譽也好,慕容複也好,刀白鳳也好,包括喬峰最後的自殺,包括阿紫抱著深愛著的姐夫一起死去,歸宿都很震撼人。這一點我在香港也跟金庸先生交流過,他表示同意。《天龍八部》本身是比較散的,人物太多,結構也是用《水滸傳》式的散點結構,不過任何一個複雜的線索,應該都歸結到一個根本上,就是怎麽樣去實現一個民族的團結。最終喬峰自殺其實也就是通過自己的死來表達這一點,希望換取太平和大一統。我覺得社會越發達,這樣的主題越沒有過時。

  2、關於改編。

  記者:金庸先生一向不大喜歡改編者亂改他的小說,而《天龍八部》的人物衆多,線索也很多,改編難度其實是相當大的,你是怎麽處理這些難題的?

  張紀中:這一次改編,基本人物命運、故事筋骨主線基本都沒有變,只是在小說的結構、人物出場的前後順序、情節的安排上作一個很大的調整。比如說,喬峰的出場,原來小說中他一直到第14回才出來,這對電視劇來說就太晚了,觀衆早換台不看了。我們現在是第二集就出現,故事一開始就是30年前喬峰的父親蕭遠山被追殺,把故事的淵源放在最前面,然後第二集就切換到30年後,喬峰由一個小孩變成了丐幫首領,帶著丐幫在雁門關追殺契丹人,這兩者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

  另外一點就是,我們把書裏原來隱蔽著的,或者是通過別人的嘴轉述的內容也還原了出來,這樣故事和人物就更加豐滿了。比如喬峰和馬夫人的恩怨,原來是別人轉述的,這次我們把它直接拍出來了,這場戲其實是改變了喬峰的一生,包括喬峰後來遭到陷害,很大部分原因也就是馬夫人揭露了他的身世。金庸先生對我們這次的改編思路也很認可。

  3、關於英雄。
記者:在原著中,喬峰、段譽、虛竹、慕容複幾個人的故事都很平均,這次改編究竟誰才是故事的核心?很多迷戀金庸小說的讀者喜歡把喬峰與郭靖放在一起比較,你怎麽看這兩位大英雄的不同?

  張紀中:那當然是喬峰!前年5月決定拍《天龍八部》時我就跟金庸先生說過,我們肯定得把喬峰設置成絕對的第一男主角,一方面重新調整故事主線,另一方面給他加戲,金庸先生也同意了。段譽、虛竹的事情則都和喬峰聯繫在一起,有的人你覺得和他沒關係,其實最後還是聯繫在一塊了。電視劇還是要說故事的,我覺得我們能改編到在觀衆意料之外,又在意想之中,就是一大成功。

  至於喬峰和郭靖這兩個人物的不同,我覺得郭靖不是主動而是被動地去成爲一個英雄的,這個人其實很憨,當然你也可以說他是大智若愚,是命運把他安排到了時代的浪尖上,這個人就渾渾噩噩成爲了大俠;而喬峰是有意識的,他從一開始就是有目標的,知道自己身世後更是一直在和自己的命運作抗爭。所以我說,《射雕英雄傳》是寫英雄成長的故事,而《天龍八部》是寫一個英雄的故事。

  4、關於美人。

  記者:小說中幾個女孩子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依附于他們的愛人的,這是否意味著《天龍八部》其實是一部純粹的“男人戲”?幾個女孩子中間,你最鍾愛的是哪個角色?

  張紀中:這樣說當然也可以,因爲《天龍八部》本來就是充滿陽剛氣的。要說最喜歡的,可能還是阿朱,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甜美,因爲甜美,所以喬峰失手打死她後才那麽懊惱,才那麽讓觀衆惆悵,但是她的死對喬峰一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再比如說馬夫人,也是個特別有意思的人物,她對喬峰的怨恨其實就是因爲喬峰沒看她一眼,覺得她不夠漂亮,所以才會揭露他的身世。所以你看,這些女孩子們的命運既是依附在男人身上的,但同時又對劇中的主人公有著很強的推動力,有時甚至是起決定性的作用,我覺得這裏面可能也包含著中國人傳統上對男女關係的一種理解。

  5、關於演員。

  記者:內地版《天龍八部》籌拍以來,爭議最大的可能就是它的演員陣容。除了胡軍演喬峰衆望所歸外,其他幾位演員如臺灣演員林志穎(演段譽)等人要麽被指氣質不合,要麽演戲經驗太過欠缺。現在已經拍攝過半,你怎麽評價幾位主要演員的表現?

  張紀中:從小說改編成電視劇肯定會有爭議,我們不會去理會。這麽多演員中,我覺得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喬峰。胡軍是個很投入的演員,他能夠抓住人物的那種氣質,能夠變成人物生活在裏頭了,演員只要到這種地步,怎麽演就怎麽是!
阿朱、阿紫都是年輕的演員,金庸先生對我們這個阿朱非常滿意;阿紫演得也還不錯,不過我希望她能再壞一點,阿紫的那股狠毒勁兒還沒演出來;至於林志穎,他本身就不是藝術家的胚子,我們用這個人主要也是考慮形象,我覺得這部戲裏他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能不能達到大家心目中的標準,我也不好說,如果他完成的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話,我們後面還會通過音樂、配音去彌補的。

  至於說不滿意的話,可能就是虛竹。虛竹本身就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物,淳樸、純淨,有慧根但是沒佛緣,這個角色應該是很討巧的,不好看,但是觀衆很喜歡,“傻親傻親”的那種,現在這個演員首先就不夠憨厚,另外他對角色理解也有問題,他演的每一個動作都對,但就是方向不對。不過電視劇畢竟是整體的藝術,我們這十個手指頭是不一般齊,但握起拳頭就很有力量,不能單看這個人不行了,整個戲都不行。

  6、關於宿命。

  記者:《天龍八部》的佛學意味很濃,從人物的設置、命運的安排都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大悲劇。那麽拍攝的時候電視劇會怎麽體現這一點?

  張紀中:這個問題我沒有和金庸先生交流過。據我瞭解,金庸寫《天龍八部》之前可能的確是想用幾個意念來體現某種想法的,只是在寫的過程中無法實現,或者自己改變了主意,所以最後才會成爲現在的樣子。我們的想法是,《天龍八部》裏面的確有很高深的佛學思想,但這個問題我們不會去刻意表達,畢竟這是一部面向普通觀衆的電視劇,而且宗教問題會比較敏感,我們可能還是會側重表達性格本身對人物命運的影響,至於那種悲劇感或者說宿命感,可以說是原著與生俱來的,觀衆自然可以感受到。

  7、關於港版。

  記者:你有沒有看過當年無線投拍的港版《天龍八部》?新的《天龍八部》與它相比會有哪些進步?

  張紀中:我只看過一點點,就是喬峰(黃日華飾)失手打死阿朱那一場,我的感覺比原著差遠了,黃日華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夠剛烈,從身材到言談舉止都是假粗壯,不夠大氣。因爲喬峰畢竟是有胡人血統的。另外他們的造型好像想極力突出喬峰的胡人身份,所以老戴著個帽子,很不好看。新的《天龍八部》至少有兩點比他們強很多,一是喬峰,胡軍扮演的喬峰絕對更符合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場景,幾個月中從北京到浙江再到雲南,可以說把這三個地方的精華風景“一網打盡”,這是港版怎麽也做不到的。

  8、關於爭議。

  記者:從《笑傲江湖》開始,你的作品就一直爭議不斷,內地武俠劇是不是的確存在著很多先天的死穴?這部劇有沒有什麽遺憾的地方?

  張紀中:以前有人罵《笑傲江湖》是“瞎熬糨糊”,現在看,也不是他們罵得那麽差。我可以說,《天龍八部》從製作上已經比當時成熟很多了,不光是改編,還包括演員和拍攝。遺憾當然也有,這部劇我覺得應該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這當然是我們追求的至高境界,如果做到的話,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但一開始因爲整個劇組的狀態問題,有些戲不是那麽感人,很多要重新拍,包括喬峰的自殺,我敢說,內地像我們這樣做的劇組不多。我想,很多原來持懷疑態度的金庸迷應該多少放心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曉明疑為葉珂起訴百萬網紅 案件6月開庭
36歲大陸女星張檬香港產子 開始百日坐月子
迪麗熱巴張小斐《女足》鬥戲 傳周星馳或客串
製片人沒出月子就工作 孫儷嘆職場女性不容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