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尋找歐洲市場 專家:歐盟不會再接受

人氣 197

【大紀元2025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易如綜合報導)在美國和共產中國的關稅戰升級之際,中共總理李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話,呼籲加強合作並抨擊美國關稅政策。專家表示,中國商品被美國關稅擋住後,中共急於到歐洲尋找市場,但是歐盟還是會和美國選邊站,不會再接受中共的產品傾銷了。

據報導,4月8日,李強在與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通話中呼籲歐盟和共產中國「加強溝通協調,擴大相互開放」。李強還批評了美國關稅是「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

馮德萊恩則表示了對大量中國商品可能湧入歐盟市場的擔憂,並透過李強呼籲中共不要與美國升級關稅戰。

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政策後,中共官方在4月4日做出第一波反擊報復行動,宣布對美國商品在原有關稅基礎上再加34%的關稅,以及其它反制措施。

美國週三(9日)起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徵50%的關稅,由此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累計已達104%。對此,中共9日也繼續加碼對美國關稅的報復,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川普9日再次宣布,對於超過75個沒有對美國關稅進行報復的國家暫停關稅90天(只維持10%的基準關稅),以接受這些國家與美國的談判和協商。但是對於中共方面不願意放棄對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的做法,川普宣布將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到125%,並且「立即生效」。

在中國商品被川普關稅擋在美國市場之外後,中共尋找歐盟市場的努力是否會成功呢?

歐盟不會再接受中共傾銷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表示,美國是中國商品的主要市場,被美國課以高關稅後,中共要尋找其它市場,而東南亞國家不太可能,因此目前比較成熟、比較大的市場就是歐盟市場了。

他認為,李強與馮德萊恩通話的實際目的探尋把中國產品轉賣到歐盟國家的可能性,而他向馮德萊恩批評美國關稅是為了爭取獲得歐盟的認同,因為歐盟也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

但是,沈明室認為,歐盟接受中國產品可能會有「一點點經濟利益」,但是歐盟更會「顧慮川普的態度」和「來自川普的懲罰」。

馮德萊恩在4月7日表示,歐盟已經向美國提出可以在汽車和其它工業產品方面互免關稅的建議。

沈明室表示,如果歐盟與川普談判能夠得到一個可以接受的關稅結果的話,「歐盟應該會靠向美國,而寧願牴觸中國,不會去接受中國產品」。

在美、歐、中三角博弈過程中,如果美中貿易戰升級,歐盟將會是獲利的一方,沈明室說:「歐盟在得利的情況之下,他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去出手救中國,也不會冒著觸怒川普的風險去全盤接受中國產品。」

此外,中國輸往歐盟的產品主要是日常用品或者消費物品,沈明室認為,沒有中國產品,其他國家的類似產品也可以替代,因此,歐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台灣總體經濟學者吳嘉隆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表示,歐洲市場無法消化中國的過剩產品,他說:「歐洲不可能消化中國的傾銷,所以一定會設置關稅貿易壁壘,因為不擋住中國產品不行啊。」

吳嘉隆認為,中共的經濟策略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所以勢必引來對抗,他說:「中國(中共)從一開頭經濟戰略就錯了,它的經濟戰略是過度投資(能夠上手的產業過度投資),然後產能過剩,再殺價競爭、對外傾銷,然後當然就引來保護主義抬頭,跟別人有貿易摩擦。」

另一方面,歐洲是在美國的軍事保護之下,所以,吳嘉隆認為,「歐洲還是會站隊在美國這邊」,設法把中國產品擋下來,「中國(中共)一直相信有把握把歐洲拉過來,但是其實效果並不好。」

歐中關係不會好轉 或有惡化可能

歐中關係早已不如以前。《歐中全面投資協定》在2021年就已被歐洲議會以壓倒性投票凍結。

沈明室表示,現在,歐盟既不會在該貿易協定仍在凍結的情況下接受有國家資本補貼的中國商品或接受中國將其傾銷市場轉移到歐盟的做法,也不會因為美國關稅而與中國恢復該協定。

他指出,之前導致歐中貿易協定凍結的原因無非是中共的擴張和人權侵犯,而現在更增加了俄烏戰爭及中共支持俄羅斯的問題。

「未來這種情況之下,我覺得(歐中關係)不會改善,頂多是維持現狀,不會進一步改善,因為原來的問題還沒解決。」沈明室說,「人權問題、(勢力)擴張、在俄烏戰爭上支持俄羅斯,現在加上美中之間的貿易戰,我覺得歐盟現在沒有理由要改善跟中國的關係,反而得罪川普,或者觸怒美國。」

另一方面,即使歐盟不願接受中國的過剩產品,沈明室認為,中共也不敢主動惡化與歐盟的關係,「因為中國(中共)已經對美國採取報復行為了,它不會這個時候同時得罪歐盟跟美國。我覺得,除非它做了一些事情,譬如對台海、對周邊國家發起軍事行動,那有可能會惡化(歐中關係)。」

不過,吳嘉隆認為,歐洲市場對中國產品的抵抗會事實上造成歐中關係的惡化。

「它(中共)會努力把一些要賣到美國的東西轉到其它地方去賣,包括歐洲,可能也會有東南亞,南亞,甚至於中東地區等等。中國會試著想把市場分散出去」,吳嘉隆說,「但是沒辦法,因為其它地方的市場跟美國差太多。它會進軍歐洲市場,但是歐洲沒辦法消化那麼多,歐洲會抵抗,抵抗的結果,又會帶來歐中關係的惡化。」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國低價小包裹入境美國 將面臨90%關稅
關稅戰中四面楚歌?中共開「周邊工作會議」
川普對華關稅加碼 暫停其它國家對等關稅
稅率高達125% 川普解釋為何加碼對華關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