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建議日本參與川普北冰洋戰略

人氣 188

【大紀元2025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呈工、寧芯採訪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提議購買格陵蘭島而引發世界極大關注的背景下,日本媒體提議:基於日美同盟關係,為聯合對抗中俄在北冰洋的霸權擴張,日本應參與美國的北冰洋戰略。有評論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提議;如實施,將使日美兩國共同受益。

日本產經新聞網4月5日刊登一篇關於北冰洋航道的文章。文章表示,由於中共與俄羅斯聯手,使北冰洋航道危險增高。美國要擁有格陵蘭島,對日本而言,這並非與己無關的「他人之事」。

文章說,北冰洋航道是歐洲和亞洲之間的最短航線。當南向海上航道(經過台灣海峽、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至歐洲航線)受到威脅時,日本需要作為替代的北冰洋航線。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依靠中共經濟援助,而中共則藉助俄羅斯的支持,不斷擴大使用北冰洋航線。並且,在軍事上,如果中共的軍艦駛出北冰洋,進入大西洋,就可從「背後」監視美國。進軍北冰洋是中共的夙願。川普之所以要購買格陵蘭島,就是因為該島是東北航道與西北航道交界的戰略據點。

基於上述原因,該文認為,對日本而言,從經濟安全的角度來看,北冰洋航線不容忽視,日本必須與同盟國美國一道聯手對抗中俄的威脅。目前,美國以一國之力單獨對抗中俄,已變得困難。在此情況下,日本與同盟國美國在北冰洋合作,意義重大。

中共2017年推出所謂「冰上絲綢之路」計劃,其航道穿越北冰洋,連接北美、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中心。該計劃要與俄羅斯合作實施。

2018年中共發布北冰洋政策白皮書,稱中共是北冰洋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是北冰洋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建設者,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搞「冰上絲綢之路」就是要掌握「海權」,海軍可以直達格陵蘭。為什麼川普這麼重視格陵蘭?地緣戰略價值就在於此,不只商業用途,還有軍事用途。這直接威脅到美國後方,包括格陵蘭島和加拿大。

他說,「如果中國(中共)不斷有艦隊循著日本海通過北極到歐洲,日本當然也會受到影響。這個航路本來很少看到中共軍艦,但現在越來越多,自然對日本的防衛會產生影響。日本能扮演前哨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時事評論員惠虎宇認為,日本希望參與美國的北冰洋航線計劃,是一個前瞻性的戰略思考。但是,要等到美國對格陵蘭的戰略目標有實質性突破,並深度參與格陵蘭事務之後,日本才有機會參與進去。

日本的北冰洋政策

早在2014年,日本智庫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就在其年度《日本外交、安全保障調查報告》中強調了「北冰洋與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報告指,日本的關注點只面向開發海洋資源、利用新國際海上通道,而站在日美同盟角度對安全保障防衛的關心度則極低。北冰洋是日美同盟的一個新課題,需要以長遠視野進行前瞻性且周密的應對。

報告探討了北冰洋這一新國際海上通道的誕生所帶來的影響,認為中共正在加強對北極圈國家,尤其是對格陵蘭島政治、經濟等的影響。此舉已引起丹麥的警惕,並做了相應軍事部署。

報告提議,日本應該以「北冰洋與日美同盟」為主題,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角度廣泛探討各種議題,推進日美同盟的海洋安全保障合作,並加強日本的防衛能力。

該研究所在另一篇報告中將北冰洋與網絡、太空相提並論,將其視為日美同盟的新課題。

日本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從事北冰洋地區的觀測與科學調查研究,2013年,因北冰洋氣候環境變化,提出了「海洋基本計劃」。但相關計劃推進較為緩慢。

日本內閣府在其官網上,闡明日本的北冰洋政策:日本的地理位置易受北冰洋氣候變化影響,且在亞洲是最接近北冰洋的國家。鑑於日本可享有利用航道、資源開發等經濟商業機會,北冰洋政策對本國是重要的政策課題。

沈明室表示,中共的冰上絲綢之路,勢必要經過日本海。如果日本跟美國可以在這方面合作,對兩個國家都有好處;如果日本艦隊參與,或者日本擔任第一線的防護,對美國也很有幫助。

「如果美國能擴大在格陵蘭軍事基地的部署,至少在防衛性方面可以避免、嚇阻中俄聯合從北極航道對美國構成的威脅。美國也需要一個國家在亞洲東岸幫美國監視偵察,日本未來或許可扮演這種角色。」他說。

美國掌控格陵蘭島的強烈決心

3月29日在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美國總統川普與芬蘭總統亞歷山大‧斯圖布(Alexander Stubb)舉行了會談。會面後,他宣布將向芬蘭購買一艘破冰船,表示美國加強與芬蘭的關係「將為世界帶來和平」。斯圖布則表示,美國已經強勁復甦。

美國在破冰船的數量和能力上較為落後,而芬蘭在破冰船設計和建造上全球領先。

川普總統在第一任期期間,就十分關注中俄在北冰洋地區的影響力,第二任期開始後,則明確提出要購買格陵蘭島,說這對美國乃至全球的安全十分重要。

川普在第一任期的最後一年(2000年),在一份備忘錄中命令國務院、國防部等部門,審查美國如何獲得至少三艘重型破冰船。

他在備忘錄中寫道:「為了保護我們在北冰洋和南極地區的國家利益,並與我們的盟友和夥伴一道保持強大的北冰洋安全存在,美國需要一支隨時準備好的、有能力的、可用的極地安全破冰船隊。這支船隊要經過作戰測試,並在2029財政年度之前可以全面部署。」

3月28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和夫人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沃爾茲(Mike Waltz)和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的陪同下,訪問了格陵蘭島。

萬斯對美軍基地的軍人講話時,強調了格陵蘭島對美國的重要性:如果有敵國或敵方潛艇向美國發射導彈,格陵蘭的美軍基地可以向美國發出預警。

他還說,俄羅斯、中共和其它國家對北冰洋航道乃至北極地區的礦產也都極為感興趣,美國需要確保在北極地區發揮領導作用。

萬斯對中共在格陵蘭島的動作警告說,如果格陵蘭人民的未來被中國共產黨所掌控,這不僅不會改善他們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將極大削弱美國和世界的安全。中共「已經採取措施,在這裡投資和開採資源,讓格陵蘭陷入荒謬的債務陷阱。我們知道,他們正在向這裡派遣大量軍事資源。」

對於川普總統關於購買格陵蘭島的倡議,很多人認為他只是說說而已。但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明確表示:「這不是玩笑」。他說,中共可能在島上部署資源,威脅到美國安全,而且北冰洋航道對美國能源出口至關重要。「這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需要解決。」

盧比奧還表示,川普政府計劃出口更多的美國能源,而北冰洋航線對此至關重要;格陵蘭島的關鍵礦物資源豐富,這是其另一戰略價值。

美國提出購買格陵蘭島,並不是川普首次提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為防止該島落入納粹之手,便在島上建軍事基地,並在戰後向丹麥提出購買該島。1941年4月9日,華盛頓與丹麥駐美大使簽訂了防禦協議,該領土成為事實上的「美國保護地」。

1951年,丹麥與美國正式確定:美國在格陵蘭島上駐軍,美國當時在該島的基地被稱為圖勒軍事基地,此名字一直沿用到2023年。

不過,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Akio Yaita)認為,日本應參與美國的北冰洋戰略,只是媒體的一種觀點,距離實施還有很大距離。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菁英論壇】川普布局北極戰略 購買格陵蘭
格陵蘭議會選舉將至 美中俄北極角力成焦點
川普:保障國際安全 美需控制格陵蘭島
美國第二夫人烏莎‧萬斯將高調訪問格陵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