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美中關稅戰升級,中國經濟學家建議中共當局強力反制外也要保留對話機制,同時加快建構「國際統一戰線」。專家認為,搞國際共同體需要靠著共同價值觀才能建立,中共想在國際上組建統一戰線來反制川普(特朗普)的加徵對等關稅,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美中對話溝通已經很難。
4月8日,白宮表示,美國將從美東時間週三凌晨12:01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4%的關稅。因為北京方面未能在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美東時間週二中午最後期限前,取消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
此前,川普2日在白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中國將被加徵34%關稅,將於美東時間9日生效。北京4日祭出反制措施,將於10日中午12時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
根據川普宣布的計劃,美國將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實施差異化關稅,其中,中國34%;歐盟20%;台灣32%;越南46%;瑞士31%;英國和巴西10%;日本、韓國、印度分別為24%、25%和26%;柬埔寨49%。此外,所有進入美國的商品設立最低10%的關稅標準。
中國經濟學者向當局提應對關稅戰五建議
陸媒界面新聞8日刊載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文章,建議中共當局「構建國際統一戰線」。羅志恆提出應對川普關稅戰5點建議,包括:第1,祭出更精準有力的反制措施,保留溝通機制爭取達成階段性協定;第2,致力於建構國際利益共同體,強化與歐洲、日韓、東協、拉美、非洲等合作,對這些國家下調關稅,引領建構非美元國家內部低關稅或零關稅自由貿易體系。
第3是積極擴大內需,短期先根據情勢需要追加財政預算、儘快降准降息、推出「中央房地產穩定基金」,中長期將中國建設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第4是紓困出口相關產業、穩定就業市場;第5是所謂「深化改革動力」,提高經濟潛在成長速度。
與羅志恆有關建構國際利益共同體呼應的是,財經網聯合創辦媒體晚點LatePost日前專訪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上善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夏春,兩名中國學者都建議北京應抓緊這個時間點,加強與歐洲聯繫。
8日,中共總理李強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通電話時表示,中歐應加強溝通協調,維護自由開放貿易投資。
歐洲目前對美國加稅議題仍未定局。4月7日,歐盟成員國大致同意,應優先通過談判回應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實施的新一輪關稅,而非立即報復。
儘管如此,歐盟已著手準備首輪反制措施,針對美方對鋼鐵與鋁加徵關稅的行動,最快本週表決通過。不過,雙方貿易規模不對稱也限制了歐盟的籌碼。2024年,歐盟對美出口達5,320億歐元,美國對歐出口為3,340億歐元。
此外,中共外交部昨天宣布,西班牙總理桑傑士將於10至11日訪問中國,期間將與習近平會面,並與中共總理李強舉行會談。
中共反美統一戰線建得起來嗎?
在羅志恆的幾個建議中,北京建立國際利益共同體的說法引人關注,但專家認為不太可行。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北京要組建國際利益共同體需要幾大要素,就是經濟市場、科技、經濟規模和貿易規則,但目前北京想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金磚國家等平台,都繞不過美元結算和技術壁壘,要想因應關稅建立所謂國際共同體非常困難。
他表示,川普現在要搞另外一個地緣現實主義,最大的特色是不畫大餅,而要求實質性的互惠互利的價值交換。目前歐洲和日韓、墨西哥這些國家,在芯片、服裝等工業產品的進出口方面都能夠跟美國合作,美國在全球消費品的消費能力大概30%到40%左右,相對中國,美國的消費更加龐大,附加值更高。「美國壓倒性的優勢,還有美元結算全球化,美國的科技,美國的經濟規模。」
黃大衛說,北京則具有全球最大的零部件,包括人體零件,特別是在器官移植這類領域,中共當然擁有全世界不可匹配的市場和技術,是絕對性的第一。這對於一些極權國家來說可能更具有吸引力,而國際共同體不是說靠稅收或者某一個經濟利益去連結的,它需要靠著一個貿易規則、共同價值觀才能走遠。中共和西方的價值觀並不相同。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4月7日表示,已有近70個國家與美方接洽,希望就川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展開談判。他透露,川普總統將親自參與磋商,為美國爭取最大談判籌碼。
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週二明確表示,韓國不會跟隨中共反擊美國徵收的關稅,而是計劃與川普總統達成協議。他還表示,韓國也不會和日本及中國等其它國家聯合起來抵制美國關稅。
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都表示願做出調整,爭取同美國進行談判與合作,以達成貿易互惠。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想組建統一戰線來反制川普的加徵對等關稅,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一,中國2024年的貿易順差將近1萬億美金,中國的產能過剩對全世界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大家都在中國產品的傾銷之下,怎麼可能跟中共建立統一戰線呢?第二,美國去年全球進口了3.2萬億美金的產品,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可能跟美國這樣的巨大市場來進行經濟斷交。」他說。
北京最終會和川普達到協議嗎?
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週二的簡報會上表示,川普總統認為北京最終「不得不與美國達成協議」。
黃大衛表示,2018年的貿易戰,美中雙方還會錯判對方,對對方不了解,現在是非常熟悉了,所以雙方都採取了非常強的前沿立場,現在是明顯對峙的氣氛。但他認為美中直接溝通很難,主要是北京擔心經濟戰會觸及其統治合法性,而川普也並不願意妥協。
「雙方之間的溝通渠道已經堵塞了,但是他們可以通過第三方。」黃大衛分析,目前川普覺得北京不願意拿出足夠有意義的籌碼進行交換,而北京認為川普的貿易制裁有可能觸動到其統治合法性和政治利益。
王赫表示,川普打關稅戰,就是一定要解決中美巨額的貿易逆差問題,而中共又不願意讓步,這樣雙方就沒有溝通的前提。事實上,到現在也不需要溝通了。
擴大內需和產業紓困有沒有戲?
就羅志恆向當局建議積極擴大內需和紓困出口相關產業、穩定就業市場等等來應對關稅戰,黃大衛表示,北京要真的去擴展內需,首先第一點要增加一般民眾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解決他們的醫療教育養老問題,第二要降低稅收,第三要完善社會對一般民眾的法律保護。「要是這三點沒有行動,那怎麼去擴大內需呢?」
王赫則表示,中共喊擴大內需,喊了一二十年了,都沒什麼效果。在關稅戰爆發的經濟背景下,還要擴大內需就更不可能。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單一國家,黃大衛表示,一旦以歐美為主發起的去中國化的產業鏈進入深水區,北京想紓困出口產業就非常難。另外,中共每年的固定對亞非拉國家大撒幣,對中國經濟是非常沉重的負擔,接下來可能要靠賤賣產品換取外匯來支援亞非拉國家和伊朗、朝鮮這些盟友,中國能夠維持產業不倒閉已經算很好了。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