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紐約報導)紐約市議員莊文怡(Susan Zhuang)4月8日在市政廳階梯上宣布提出決議案,倡議將每年5月10日訂為「鐵路華裔工人紀念日」(Chinese American Railroad Workers Memorial Day),藉此紀念在美國參與建設連接東西兩岸「橫貫大陸鐵路」的華人勞工,表彰華人貢獻。
決議案編號為「T2025-3318」,目的在紀念長期以來在鐵路建設中付出重大貢獻、但長期遭歷史忽略的華人勞工。據史料記載,1869年美國完成橫貫大陸鐵路時,約90%的鐵路工人是華人,他們來自廣東臺山等地,在危險施工條件、惡劣氣候等情況下,仍完成了艱鉅任務。儘管如此,他們未被納入當年通車典禮的官方紀錄,也鮮少出現在歷史教科書中。
「這不只是華人社區的提案,而是關於所有移民社區的提案。」莊文怡表示,「我們不能遺忘歷史中移民的貢獻。華裔鐵路工人以血汗換來的工程成果,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
此決議案獲得多方支持。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成員、鐵路華工後代Kenny Wong在市政廳集會中回顧其曾祖父於1860年從中國南方赴美參與鐵路工程,強調這段移民史的艱辛與意義,「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山中炸洞開路,很多工人來不及逃出洞穴就殞命。」

聯成公所主席梁漢本也表示,早期鐵路華工大多來自廣東一帶,為了生存遠赴重洋完成艱鉅任務,面對低薪與惡劣環境仍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建成了西段鐵路,為美國現代交通奠定了基礎,「他們是歷史中無聲卻不容忽視的英雄。」他強調,許多華人社團至今仍持續為早期移民的安息與紀念努力,例如在清明節舉辦祭拜儀式,延續對先民的敬意與承諾。

美國華人博物館館長李汝乾(Michael Lee)指出,根據研究,當年華工平均每日薪資僅1美元,遠低於白人工人。儘管待遇不公,他們仍以毅力完成東西橫貫之路,「他們的貢獻應被記住,這不僅是歷史的修正,更是對未來世代的教育。」

紐約廣府人總會主席羅少領則以第五代鐵路華工後代的身分發言,指出他的曾祖父於1864年來美,參與中央太平洋鐵路的建設,「那是一個艱困的年代,超過12,000名華工在極端氣候下翻山越嶺、開鑿隧道、架橋鋪軌,許多人因此喪命,甚至埋骨他鄉。」他呼籲市府設立紀念日,讓更多人了解華工如何用汗水與犧牲推動美國西部開發。

該決議案也獲得市議員納西斯(Mercedes Narcisse)與迪諾維茲(Eric Dinowitz)的支持。納西斯以身為海地移民的身分表示,「我們不能忘記,是誰為這個城市與國家打下根基。」迪諾維茲則強調,紐約市是由不同背景移民共同建構的,應該致敬每一個族群的歷史貢獻。


州眾議員寇頓的幕僚長賀立寧也出席集會表示:「美國的未來屬於所有美國人,亞裔也在其中。」
該決議案目前仍待紐約市議會表決通過,若獲通過,「鐵路華裔工人紀念日」將成為紐約市議會首度認可華人對美國鐵路建設的貢獻。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