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中 南加州港口憂貨物量和就業減少

人氣 109

【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的「對等關稅」引起各國震動,其影響逐漸加深和擴大,首當其衝的是海運物流業。對於接收大批中國貨物的洛杉磯港來說,短期內可能面臨的就業和貨物量減少,正在成為一些人擔心的問題。

2025年3月28日,停靠在美國洛杉磯港口的貨櫃船。(John Fredricks/英文大紀元)

南加州港口業務受衝擊

南加州的港口業務處理全美約40%的出口和30%的進口。洛杉磯港務局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Gene Seroka)向NBC表示,南加州有1/9的居民通過港口就業,而關稅可能導致港口貨物減少,更少的集裝箱意味著港口周圍的就業會相應減少。

塞羅卡還擔心,關稅可能會對受到1月份洛杉磯野火影響的社區重建帶來障礙:「我們需要來自加拿大的木材、墨西哥的電器、中國的家具,所有這些都在一夜之間大漲價。」

與能夠直接觀測到貨運量變化的港務局相比,靈活就業的貨運司機尚未直接感受到貨運量的減少。經常去港口拉貨的陳先生在洛杉磯已經做了多年貨運。他說,現在還感受不到關稅的影響。他預計,今後幾個月從中國來洛杉磯港口的貨運量不會削減多少。

陳先生認為,第一,中國出口商可以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第二,有些商品除了中國外,其它地方目前沒有生產,各國的產能一時提升不起來,畢竟產業鏈的轉移需要時間;第三,據他瞭解,來自大陸的集裝箱在報關時,一般會把貨物價值報得很低,所謂「上有對策,下有對策」。不過他猜測,隨著美國加強執法,報關金額可能會越來越接近真實價值。

洛杉磯和長灘兩大港口有超過50%的進口貨物來自中國。另外,加州還有6萬多家小企業出口商,把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作為三大出口目的地。

加州設法降低關稅戰影響

雖然這段時間來自中國的貨物仍在源源不斷進入美國,但根據波羅的海國際海事理事會(BIMCO)的數據,自年初以來,中國出口集裝箱平均運費下降了28%。這是20年來最糟糕的數據。中國集裝箱運價指數從年初的1548點下降到第一季度末的1112點。

數據顯示,自年初以來,衡量上海出口即期運價的SCFI下跌了46%,這是2009年底以來最大的第一季度跌幅。前往歐洲、地中海、南非、歐洲、南美的貿易平均費率均下降了30%以上。

在費率下降、開局不利的情形下,連續增加的關稅,尤其是第二波川普回應中共報復性關稅而再行增加的50%關稅,會不會對來自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致命的打擊?中共對川普祭出的第二波50%關稅反應如何,人們還在觀察。如果中共服軟,貨運物流業面對的可能只是先前加徵54%關稅的影響;如中共不退讓、繼續對抗,來自中國的物流將承受104%的新增關稅。

由於經濟和就業嚴重依賴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出口貿易,加州正在採取措施,以應對關稅帶來的挑戰,避免因關稅戰遭受損失;比如,設法支援依賴跨境貿易創造就業和創新的行業,支援在經濟上持續受到貿易中斷影響的企業和工人,以及保障洛杉磯大火災後重建工作中關鍵物資的供給等。

加州州長紐森在X平台上說:「作為農業和製造業領先全美的加州,我們的工人、家庭和農民將從川普的加稅和貿易戰中受到最大損失。」他在上週五的新聞稿中表示,希望各國把加州製造產品排除在報復性關稅之外,加州致力於建立長期的國際關係,將尋求與國際貿易夥伴建立新的戰略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嘉蓮

相關新聞
對等關稅在即 美印貿易協定會談獲進展
對等關稅實施在即 墨西哥再向美國引渡毒販
對等關稅重塑供應鏈 目標也對準中國電商巨頭
對等關稅新政下 中國出口商人如同巨石壓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