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塑報導)德國知名跑車製造商保時捷(Porsche AG)週二(4月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保時捷一季度在華銷量暴跌42%,跌幅刷新自2022年以來跌幅紀錄。
4月8日,保時捷公布2025年首季度全球汽車交付量數據。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保時捷全球交付新車71,470輛,同比下降8%。在中國市場,保時捷交付量為9,471輛,同比下降42%;德國本土市場交付量為7,495輛,同比下降34%至;歐洲整體交付量下降10%。北美市場表現較好,交付量增長了37%,達到20,698輛。
中國市場曾經是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銷售市場」,並且連續六年保持這一領先地位。中國用戶曾是保時捷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支柱。
但是到了2022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開始持續下滑。據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保時捷在華交付量為7.93萬輛,同比下降15%;2024年交付量為5.69萬輛,同比下降28%。今年第一季度交付量下降42%,刷新自2022年以來的跌幅紀錄。中國市場從保時捷全球第一大市場降至第三。
保時捷為何在中國呈現持續下滑態勢?「芝能汽車」在《華爾街見聞》撰文指出:保時捷在中國交付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市場環境變化: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興趣日益濃厚,以及本土品牌在豪華市場的崛起,進口豪華品牌整體市場萎縮。
產品吸引力下降:保時捷在跑車領域獨樹一幟,但面對競爭激烈的豪華SUV和電動車市場,其產品更新速度和技術升級顯得滯後。
經銷商矛盾:過度壓庫導致經銷商不得不降價促銷,嚴重影響品牌價值與盈利能力,Taycan和Panamera等車型的終端售價大幅低於官方指導價,進一步削弱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感。
總之,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面臨多重挑戰,其核心問題在於產品與技術創新速度難以匹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與保時捷類似,其它進口品牌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的銷售也持續面臨困境。德國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奔驰此前表示,受中國和歐洲需求下降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轎車和貨車銷量下降了7%。另據財聯社報導,寶馬5系終端價格已行至「歷史冰點」,跌破29萬。
中國乘聯會資料顯示,2025年1-2月,中國進口汽車5.6萬輛,同比下降46%,進口車持續萎縮壓力較大,其中進口超豪華車1-2月下滑31%。保時捷及其它進口汽車品牌未來能否扭轉頹勢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任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