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會聽取意見,對中國製造的船舶停靠美國港口收費計劃做出合理調整。
週二(4月8日),格里爾出席美國參議院的貿易聽證會時表示,港口收費計劃的目的是用來激勵美國造船業的發展,應對中共在此領域的擴張。
格里爾表示,為了本土經濟的利益,「該收費計劃將不會全部實施,而且這些收費可能也不會累加」。
數十個航運利益相關者就該計劃提交了公眾意見。格里爾表示,他親自會見了其中一些人。
他透露,USTR正在仔細研究這些反饋意見,以及3月底公開聽證會上的證詞。
格里爾說,該機構希望「確保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激勵措施,在不影響我們經濟的情況下將造船業帶回美國」,但他未提供有關計劃調整的更多細節。
三位不願透露身分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由於反饋的結果,USTR港口費計劃的實施可能會遲至11月。
美國鋼鐵製造商和該行業的工會對這項收費計劃大加讚賞,但反對者也大有人在。
在聽證會上,農民、能源生產商、化工和建築公司,以及國內船運經營者作證稱,該計劃將使他們承擔可能導致破產的成本。
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比爾‧卡西迪(Bill Cassidy)擔心,這些收費可能會影響該州和密西西比河一帶的貨物運輸。他特別提到,有人告訴他,如果一家韓國公司的50艘船裡只有5艘是中國造的,結果全部50艘船都要交費。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港口經營者警告說,這些費用可能引發供應鏈混亂。
世界航運理事會(World Shipping Council)是國際航運的主要貿易協會。該協會表示,這些費用可能會影響到幾乎所有停靠美國港口的船隻,美國消費者每年將因此承擔高達300億美元的成本,並可能使美國出口商品的運輸成本翻倍。
然而,港口收費計劃尚未實施已對市場產生了影響,航運公司幾乎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散貨船。
據彭博社4月2日報導,根據克拉克森研究服務公司(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 Ltd.)的數據,3月份二手市場上僅售出4艘中國製造散貨船,這是至少從2022年以來出售量最少的一次,約為去年月度水準的五分之一。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