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在美中關稅戰再度開打後,中共強化對國內經濟學者發言的管制,除採取封號手段外,還要求發言需報備審查,更有甚者可能遭到解職,有的研究中心也被裁撤。海外專家認為,中共在貿易戰開打之際嚴控言論,說明它更虛弱了;如果大家都不發聲了,只會加速中共的滅亡。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其中對華關稅為34%。中共4月4日宣布反制,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的關稅,川普警告說可能對中國再加徵50%的關稅。儘管中國業界叫苦連天,中共官方卻仍強硬宣稱「奉陪到底」。
中國學界則罕見出現反對中共反制美國的聲音。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賀濱近日在社交媒體朋友圈發表評論稱:「這是完全錯誤的『反制』措施,相當於『你敢打你老婆,我就打我老婆』。」他還形容中共的反制措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賀濱認為,最正確的反制策略不是針鋒相對,而是採取全面的經濟開放政策——對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實施單方面零關稅。
澎湃新聞等媒體4月6日發表了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一則聲明。該聲明稱,自2025年4月2日起,正式撤銷「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該中心官網、平台、微信公眾號將於2025年4月6日關閉、註銷;所內兼職研究人員回歸原部門,外聘人員解除聘用關係,外聘專家合作關係自動終止。撤銷後,原中心印章、電子簽名等即時作廢,任何以原研究中心名義開展的活動均屬非法,法律責任由行為人自行承擔。
根據此聲明,外界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撤銷可能與賀濱發表的言論有關。
在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被撤銷前,該中心主任朱恆鵬因言論觸及中共「禁區」,導致其所在的經濟研究所遭到整肅,傳朱恆鵬今年年初被拘留。
另外,中國財經學者付鵬近日也就關稅戰發表看法,認為川普的對等關稅如同採購商召集供應商展開談判,供應商如果掀桌子不談判,那麼就等於放棄了投標的機會,將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而付鵬的評論目前也疑似被刪文。
付鵬是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他在2024年11月24日滙豐集團的內部活動演講中稱,官方救經濟措施已無法像2008年那樣奏效。之後他一度被禁言。
疫情期間,中國內部曾發生對「清零政策」應否持續的爭論。2022年4月曾任職於交銀國際的知名經濟分析師洪灝疑似因發表警惕資本外逃、封控防疫影響經濟的言論,社交帳號被註銷,並於同年5月請辭交銀職務。同年6月,財經作家吳曉波疑似因發表中國經濟惡化的文章,一度被禁言。
封控政策結束後,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停滯,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官方仍要求唱響「經濟光明論」,言論空間也越來越緊縮。
2024年底,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該公司於深圳舉行的2025年度投資策略會上發表演講,提出過去3年中國經濟增幅恐被高估10個百分點等看法。他隨後被禁言。《華爾街日報》今年初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習近平下令調查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更有消息說,中共官方要求加強對首席經濟學家的聲譽風險管理,明確要求經濟學家對外參加活動、發表言論要事先報備、接受審查,並要對擬聘任人員的背景展開調查。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酉潭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極權專制的本質,再加上習近平「定於一尊」的後果,本來就會扼殺言論自由、斬斷任何創新的可能,也更容易形成誤判。而在極權專制統治之下,常常「寧左勿右」,右派很容易就被打倒,鷹派抬頭。
李酉潭認為,中共無所不用其極地控制言論,就沒辦法集思廣益,錯誤的政策會一路錯到底,必然造成中共經濟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崩潰,當然這也是中國民主化的一個契機。「中國隨時有可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有從兵變到政變到民變的可能,但是我們期待中國民主化越和平越好,越能夠順利轉型,對人民越有利。」
旅澳學者李元華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在貿戰開打之際嚴控言論,只能說明中共更虛弱了。「它覺得自己岌岌可危,專家學者的嘴都堵上,因為這些專家學者能直指要害,他們的話影響力更大,所以中共非常懼怕。」
李元華說,中共此次一意孤行地對抗美國,接下來大家可能也就不發聲了,實際上等於就是加速中共的滅亡。「那些人如果發聲,提出調整政策的建議,反而能減緩這個政權滅亡。現在它必亡,只是越到最後它呈現出的瘋狂狀態會越明顯。」
責任編輯: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