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旭綜合報導)週一(4月7日)一批A股上市的果鏈(蘋果供應鏈)企業跌停,其中「果鏈三巨頭」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多數果鏈企業利潤率僅為個位數,面對34%的關稅,果鏈企業正經歷「生死抉擇」。
果鏈三巨頭連日跌停
時代財經週一(4月7日)報導,A股上市的蘋果概念股幾乎全線跌停。立訊精密跌9.99%,藍思科技跌20.02%,歌爾股份跌10%,東尼電子跌10.02%,共達電聲跌10.01%,恆銘達跌跌10%,國光電器跌跌9.99%,東山精密跌跌10.01%,長盈精密跌19.99%。
中國A股市場均設有10%的漲幅和跌幅限制,10%的漲幅是針對上一交易日股價而言。蘋果概念股是指與蘋果產品相關的股票。
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三家公司被市場並稱為「果鏈三巨頭」。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發布對等關稅後的首個交易日(4月3日),「果鏈三巨頭」已經出現跌停。
據陸媒觀察者網報導,4月3日果鏈企業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均跌停,藍思科技跌近11%。同時,安可創新、共達電聲、天健股份、福立旺、領益智造、環旭電子等多股不同程度下跌。格隆匯文章指出,當天A股果鏈企業市值蒸發超千億,這場危機遠比2018年貿易戰更猛烈。
果鏈淨利率僅為個位數 正經歷「生死抉擇」
格隆匯文章分析認為,當34%的關稅直接吞噬供應鏈企業本就微薄的利潤率,代工廠們正在經歷「生死抉擇」:要麼接受蘋果的壓價要求,在虧損邊緣掙扎;要麼放棄蘋果訂單,直面產能過剩的危機。
觀察者網以個人投資者身分致電歌爾股份,對方工作人員表示,「關稅供應鏈是承擔不起的,因為他加了百分之三四十的關稅,供應鏈的利潤率一共才幾個點。我們不可能虧錢給他做的,所以客戶那邊一定會去承擔這個東西,或者說客戶的客戶,就是所謂的終端消費者去承擔這個東西。一旦這個東西讓終端的消費者或者客戶去承擔,那對於客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無論是銷量,還有收入、利潤,所有的財務的指標一定會受到巨大衝擊的。」
根據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測算,對華加徵關稅將使蘋果公司每年增加約85億美元的成本。路透社則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導,如果蘋果公司將關稅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iPhone16 ProMax的在美零售價將從現在的1,599美元上漲到2,300美元(約合16,750元人民幣)。
彭博社蘋果產品專家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其最新的Power On新聞通訊中描述了他的看法:「假設關稅按計劃在4月9日之前全面實施,蘋果將面臨一個重大決定:是承擔關稅成本、推動供應商降價、將成本轉嫁給客戶還是進一步調整供應鏈?我認為蘋果會採取這四種措施的結合。」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指出,儘管蘋果供應鏈企業已將產能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也難以規避關稅影響。在本輪加徵中,川普政府執行力度遠超預期,而蘋果供應鏈多數企業淨利率僅為個位數,利潤空間難以覆蓋新增關稅成本。若稅負最終轉嫁至終端消費者,產品售價將上升,進而影響銷量,再傳導至上游供應鏈。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