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雙殺 中共護盤救市 分析:恐難以奏效

人氣 1282

【大紀元2025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旭綜合報導)受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中國股市週一(4月7日)重挫。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創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恒生指數跌13.22%,是1997年來最大跌幅。此外,在岸人民幣跌穿7.31,創逾兩個多月新低。值得注意的是,素有「金融國資委」之稱的中金公司宣布護盤救市,但市場未買帳,恐難以擺脫過去救市失敗的覆轍。

A股和港股大跌 中共國家隊護盤

A股三大股指週一重挫,收盤時滬市、深市和創業板三大指數分別大跌7.34%、9.66%及12.5%。其中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創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此外,恒生指數跌13.22%,創199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截至週一收盤,上證指數3,096.58點,跌245.43點,跌幅7.34%;深證成指9,364.5點,跌1,001.23,跌幅9.66%;創業板指1,807.21點,跌258.2點,跌幅更達12.5%。滬深兩市成交額約1兆5,877.9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前一交易日放大4,501.79億元。收盤時僅106隻個股上漲,5,284個股下跌。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加徵34%關稅,中共隨後採取反制措施,宣布從星期四(4月10日)起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同等幅度的關稅。

在週一收盤前半小時,中共各官媒在下午2時30分以「權威人士」之名,發布「中央匯金公司正在積極開展穩市操作」消息。

收盤前15分鐘,中央匯金公司直接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匯金),是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由中共國務院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素有「金融國資委」之稱。匯金是幾家受中共支持的「國家隊」投資者之一,其任務是在動盪時期穩定市場。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以下簡稱ETF),簡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稱「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種跟蹤「標的指數」變化、且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投資人可以如買賣股票那麼簡單地去買賣「標的指數」的ETF,可以獲得與該指數基本相同的報酬率。

專家:不足以抵消貿易戰加劇帶來的影響

對於當局救市,春山浦江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威廉‧辛表示,這種支持不足以抵消貿易戰加劇帶來的影響,在貿易戰中,「企業在下訂單、定價和留住客戶方面都舉步維艱」。

他說:「現在的時機下尋找便宜貨低價購入,就彷彿接住一把下落的刀,所以我會持有現金,直到情況更穩定一點。」

事實上,在關稅落地之前,已有資金悄悄布局。據Wind數據統計,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在上週全部四個交易日均獲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達23.75億元。

此前披露的2024年基金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21隻ETF,合計持有市值高達6616.97億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長近900億元;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有15隻ETF,期末持有市值達到3821.84億元,相比去年年中持有市值增長2879.76億元。

在岸人民幣跌穿7.31 創逾兩個半月新低

A股大跌之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創逾兩個月新低。據路透報導,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星期一(4月7日)早盤交易中跌至7.3165點,為自1月20日以來的最弱水平。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7.3255,下跌約0.41%。

路透社報導,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霍恩‧戈赫(Khoon Goh)預計,中共央行將繼續允許人民幣中間價進一步走弱,但會採取有節制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大幅貶值。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Ken Cheung)表示,週一官方中間價的設定表明,央行不會透過大幅貨幣貶值來抵消關稅上調的影響。

在川普擔任總統的首個任期內,在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的一系列互徵關稅公告後,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逾12%。

中共曾兩次救市均以失敗告終 分析:政策救市難長久

從2015年股災中共國家隊入場救市,和2024年第4季度中共貨幣政策效果來看,短期可以起到提振股市效果,但難長久。

2024年9月到年底,中共央行推出和完善了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及降準、降息等措施,以提振股市。第一項工具是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可用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共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交易這些資產所獲取的資金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第二項工具是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貸款。

美國之音此前報導,這些政策一度推動滬深300指數兩週內就驚人上漲了40%。隨後,由於投資者等待更具體的政策,中股大盤開始降溫。到2025年初,中國股市幻滅的跡象開始出現,截至1月14日收盤,上海和深圳股市下跌大約6%,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市場。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曾對大紀元表示,這波中國股市的大反彈是營造出來的,與2015年股市的上漲類似,都是當局強行拉抬的「政策牛市」,目的是讓中國社會約150萬億元的個人存款投入股市,結局大概率也會重蹈2015年股災的覆轍。

2015年6月12日滬指一度到達5178.19點高位,之後急速下挫,並於8月26日跌至2850.71點。滬深300指數亦由6月9日5380.43點高位,於8月26日跌至2952.01點。滬指及滬深300指數於兩個多月急跌45%。史稱「2015年中國股災」。

期間中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救市,其中中金公司領導的救市國家隊尤為矚目。隨後在政策的刺激之下略有反彈,持續時間4個月左右。但2015年12月22日至2016年1月28日,滬指再次由3651.77點快速下滑至2655.66點,下滑幅度累計達到27.28%,持續時間一個月左右。到了2016年,滬指年初開盤於3536點,一度跌至2638點,年末收於3103點,較上年末下跌12.31%。滬指遠未恢復到股災之前的5000點高位。

雖然近日受到川普關稅衝擊,但無論是股市,還是債市和匯市,最終還是要靠經濟基本面來支撐,刺激政策只能是短期效果,無法長久。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此前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經濟大盤動搖,已經病入膏肓。

現在中國經濟長期陷入通縮惡性循環,企業利潤持續下降,居民消費低迷,內需嚴重不足。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已經超過60%,外貿出口遭重創。房地產行業持續蕭條,地方債嚴重拖累地方經濟。此外,還面臨私企倒閉、外企撤離、投資大幅萎縮、出生口下降、員工大規模失業、政府財稅失血等一系列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對華援助協會對中國股市的評論曾指出,中國股市的痼疾,與當今中國的一切痼疾一樣,究其原因就在於沒有法治、沒有自由、沒有人權。中共熱衷於通過權力手段來刺激、製造虛假泡沫,引誘、欺騙民眾掏錢救市接盤,必將給人民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深重災難。

責任編輯:孫芸#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劇烈波動 2億散戶投資人慘澹收場
中國股市一個月流出169億美元 史上最大規模
中國股市也不買帳 北京向民企做承諾有用嗎
中國股市大跌 滬指半日跌6.3% 深成指跌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