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在香港國安法與《基本法》第23條的雙重打壓下,香港的人權狀況備受關注。第2屆香港人權作品展4月1日至6月29日在台灣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出,主辦單位為香港人權連線、華人民主書院協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香港人權作品展」由香港人權連線成員赴湯發起,希望作為一個人權平台,促使更多人關注香港與全世界的自由與人權議題。
主辦人赴湯指出,香港國安法與《基本法》23條讓香港人權空間持續收窄,一位在囚朋友以繪畫與書信尋找片刻自由,啟發他辦此展覽,希望通過藝術引發人們對香港人權的關注。他感謝台灣這片自由土地,使這場原無法在香港舉辦的展覽得以實現,並期盼鼓舞更多人投身對抗極權。

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賴榮偉表示,這次香港人權作品展展出多種藝術形式,這些作品因政治壓力無法在香港公開呈現。他強調,台灣作為自由民主國家,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得以讓他在地無法展出的作品在台灣自由展覽,也展現了台灣對人權與言論自由的堅持。
陳文成紀念基金會副董事長陳俐甫指出,此展覽不只是作品展示,更是讓世界看見香港。他批評,中共對香港的壓迫已扼殺民主自由,過去香港曾是亞洲民主重鎮,容納反抗威權者。但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共後,中共不僅切斷香港的民主脈絡,更試圖抹去香港的文化與歷史。他期盼未來有一天,香港人權展能真正回到香港舉辦。

策展人黃國才強調,藝術是對抗壓迫的力量,本展通過視覺藝術、音樂、雕塑、錄像等多元作品,呈現政治犯的信念與勇氣。他指出,這不僅是對在囚港人的致敬,也提醒自由世界的人們要珍惜當下、不忘反抗者的犧牲。他說,「身雖被囚,心卻未屈」,呼籲大家與港人同行。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長藍士博在致詞中指出,香港在極權統治下出現民眾對公共議題噤聲的現象,反映言論自由正被壓制,民主遭受侵蝕。他強調,民主並非自然前進的體制,需人民不斷灌溉與守護。當社會選擇沉默,就是專制擴張的時刻。因此呼籲大眾珍惜言論自由,勇於發聲,共同守護民主價值。

人權倡議者李明哲表示,香港《基本法》第23條與國安法重創香港的言論與結社自由,民主政黨與公民組織遭受清洗。他以自身在中國被關押的經歷指出,中共打著「和平」名義要求全面服從,實則為專制治理。他提到妻子李淨瑜堅持聲援、拒絕噤聲,是對人權價值的守護。他強調,中共式極權不僅危害香港,更威脅台灣,民主自由不能妥協。
香港邊城青年祕書長馮紹天分享身為流亡者的心情,表示雖曾懷疑自己的聲音是否仍被聽見,但這場展覽證明「還有人在乎」。他強調,逃亡不是逃避,而是選擇一條仍可堅持信念的道路。他提醒大家,香港的遭遇可能不是過去式,而是整個區域共同面對的挑戰。他說:「創作是對抗遺忘的武器,記錄真相讓思想保持自由。」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副理事長林芳如則從台灣角度出發,以台灣視角分享自2019年反送中運動以來在台中串連撐港行動的經驗。她說,中共違背「一國兩制」承諾,港警暴力對待抗爭者,迫使許多港人流亡來台。她強調港台同行的重要性,希望台灣不步香港後塵,更盼未來的香港能如台灣般走向民主。她也提及,台灣在野黨阻擋人權預算,使民主實踐面臨挑戰,提醒民主自由需持續守護與行動支持。

主辦單位表示,展覽期間也規劃多場系列活動,包括真人導覽、台港人權講座、互動式香港飲食講座、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合作的影展講座,以及6月15日的「香港光影與追思活動」,期望通過多元形式讓更多人參與、認識香港現況、共築自由聯盟。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