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星宇綜合報導)沃倫·巴菲特通過精明的投資和謹慎的消費習慣,積累了大量財富。儘管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巴菲特仍然保持著節儉的生活方式。
他的智慧不僅限於理財選股,巴菲特對常見消費陷阱也提供了寶貴見解,讓中產階級知道消費習慣的微小變化,會帶來長期的財富積累。
1. 新車:貶值資產陷阱
巴菲特一直建議避免高息債務和貶值資產。由於新車貶值速度快,它是中產階級最糟糕的投資之一。新車通常在擁有的第一年內貶值20%~30%,這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破財。
他駕駛2006款凱迪拉克DTS近十年,後來又駕駛了一輛被冰雹損壞的2014款凱迪拉克XTS,這凸顯了他更注重實用性而非地位。

2. 過度升級房屋:大並不意味著好
住房是大多數中產階級家庭最大的開支,而巴菲特對如何管理這筆開支有著自己的看法。雖然許多美國人隨著收入的增加不斷升級到更大的房屋,但巴菲特認為這可能導致財務緊張。
也許最能證明住房理念的就是他自己的家:巴菲特仍然住在奧馬哈那棟簡樸的房子裡,那是他在1958年以31,500美元購買的。
除了抵押貸款之外,更大的房子還會帶來成比例的更大開支——房產稅、水電費、維護和家具都與面積成比例。這些持續的成本會持續消耗資源,而這些資源原本可以用於財富積累投資。
「房奴」——擁有漂亮的房子但財務靈活性受限——與巴菲特的財富積累理念相矛盾。

3. 假節省:低質量商品的隱性成本
雖然巴菲特以節儉著稱,但他摒棄廉價更注重價值。他還將「質量重於數量」的投資原則應用於消費者購買。
巴菲特在談到投資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同樣的智慧也適用於個人購買——購買耐用的優質商品,最終比反覆更換更便宜的替代品更經濟。
4. 奢侈品:當地位象徵成為經濟負擔時
「如果你買了你不需要的東西,你很快就會賣掉你需要的東西。」巴菲特警告說。這句簡單而深刻的話抓住了他對奢侈品購買和追求地位消費的看法。
巴菲特的生活方式體現了這一理念。儘管他有能力享受幾乎任何奢侈品,但他保持著相對適度的消費習慣。他不穿名牌西裝,也不戴奢侈手錶,這些選擇反映了他以價值為導向的個人消費方式。
許多中產階級消費者用信用卡購買奢侈品,這增加了高昂價格的利息成本,這種債務往往會阻礙儲蓄和投資,造成雙重財務損失。
5. 彩票和賭博:統計證明通往貧困
「賭博是對無知的徵稅。」巴菲特直言不諱。賭博和彩票是財富毀滅者,數學概率支持這一觀點。
統計數據很嚴峻:彩票玩家贏得大獎的機率是數百萬分之一,但美國家庭每年在彩票上花費數百美元。這些錢定期投資於市場指數基金,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可觀的回報。
通過賭博尋求即時財富的心理陷阱與巴菲特的致富之路相矛盾,後者一直強調耐心、一致性和複合增長。即使是指數基金的小額定期投資,也許每週只有50美元,也會在幾十年內增長到可觀的金額,而從統計上看,花在彩票上的相同金額肯定會導致虧損。
以上這些原則反映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關注價值、長遠考慮、避免不必要的開支,並讓複利發揮其魔力。雖然這些習慣本身不會讓任何人成為億萬富翁,但它們為財務穩定奠定了基礎,使中產階級家庭能夠有意義地積累財富。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