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晚上吃喝五類食物飲料 你會睡不著覺

人氣 1579

【大紀元2025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的一項研究,大約八分之一的美國人患有慢性失眠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表示,睡眠障礙通常是「不正確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哪些食物睡前吃會讓你睡不著覺呢?

福克斯新聞數字頻道報導,紐約市睡眠健康顧問丹‧加滕伯格(Dan Gartenberg)博士表示,營養豐富的健康飲食,對睡眠質量和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含有GABA的食物或補充劑可能特別有幫助。」他說。

GABA(γ-aminobutyric acid,γ-氨基丁酸)是一種人體能自行產生的胺基酸,GABA主要作為一種傳導物質參與體內代謝,它的作用是抑制過度興奮的神經傳導,讓人們感到平和、心情舒緩,幫助改善睡眠。

加滕伯格說,GABA是最常見的抑制性神經遞質,有助於睡眠和放鬆。「想想不含咖啡因的茶、發酵食品、奶酪和豆類。」他說。

西蘭花及其它的十字花科蔬菜、豌豆、紅豆、綠豆等豆類、燕麥、黑麥、大麥及大米、黑米、西紅柿、紅薯、菠菜、茶葉等食物都含有GABA。

睡不著的示意圖。(Shutterstock)

但改善睡眠的第一步是確保你在睡前沒有吃讓你無法入眠的食物。

以下是福克斯新聞數字頻道整理的睡前應避免食用的一些食物和飲料,以及加滕伯格對這些食物妨礙睡眠的解析。

「通過養成健康習慣並避免不健康的習慣,你可以為寧靜和恢復活力的睡眠體驗做好準備。」加滕伯格說。

1. 酒精

加滕伯格說,酒精是睡前最不應該喝的飲品之一。

當身體代謝酒精時,它會導致一個人整晚醒來多次,導致睡眠模式不一致,從而導致晝夜節律紊亂。飲酒越頻繁,身體對酒精的影響也就越耐受。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干擾會導致失眠,因為大腦開始將睡眠與持續的干擾聯繫起來。

加滕伯格說,如果你想獲得更好的睡眠,限制或完全避免飲酒(尤其是睡前),將有助於保持一致和健康的睡眠習慣。、

專家說,戒酒對身心兩方面都有好處。此為酒的示意圖。(Shutterstock)

2. 咖啡和茶

咖啡和茶也是晚上要避免的飲料,因為它們含有咖啡因。

加滕伯格說,即使是脫咖啡因的咖啡也含有咖啡因,應該避免飲用,但脫咖啡因的茶(如甘菊茶)有助於睡眠。

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有助於保持警覺和清醒。「它還會抑制體內一種叫做腺苷的物質,腺苷會幫助你感到睏倦。」加滕伯格說。

梅奧診所也表示,午後不要攝入咖啡因,並限制飲酒量不超過1杯,且在睡前至少四小時飲用。咖啡因和酒精都會干擾睡眠。

為了得到良好的睡眠,專家建議上班族要在下午4點之前甚至中午之前停止攝入咖啡因。(Shutterstock)

3. 巧克力和糖果

加滕伯格說,由於糖分含量高,巧克力和糖果會干擾健康的睡眠習慣。

巧克力中也含有微量的咖啡因。這些零食中的糖分會導致血糖飆升,隨後血糖驟降,從而導致煩躁不安。

加滕伯格說,就像酒精和咖啡因會擾亂睡眠一樣,甜食也會擾亂睡眠——讓人們早上起床時感覺休息不足。

巧克力。(Shutterstock)

4. 柑橘類水果

由於柑橘類食物(如橙子、檸檬和酸橙)含有大量檸檬酸,會導致胃產生更多胃酸。

專家說,胃酸增加會導致胃部和喉嚨區域因胃酸反流和胃灼熱而出現輕微不適,會擾亂睡眠並導致煩躁不安。

「柑橘類水果,例如橙子,天然富含維生素C,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他們在入睡前更難放鬆。」加滕伯格說。

他補充說,胃灼熱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的症狀,如果患有胃灼熱,請務必讓醫生進行評估。

如果月經晚來或沒來,不妨吃催經食物,如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Shutterstock)
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Shutterstock)

5. 辛辣食物

加滕伯格說,與柑橘類水果類似,辣椒、辣薯條等辛辣食物也不宜在睡前食用,因為這些食物也會產生大量胃酸,導致不適和胃酸反流。

他說,吃完這些食物後,體溫也會略有升高,這與身體準備入睡時的自然降溫過程相抵觸。

加滕伯格強調,最好避免在睡前食用這些食物,因為它們也可能導致煩躁和失眠。

辣雞翅。(Shutterstock)

如何幫助入眠?

梅奧診所表示,建立一個安靜、放鬆的睡前程序。例如,喝杯不含咖啡因的茶,洗個熱水澡或聽聽輕柔的音樂。睡前不要長時間使用屏幕電子設備,比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這些屏幕發出的光會干擾睡眠。

放鬆身體。舒緩的瑜伽或漸進式的肌肉放鬆可以緩解緊張,幫助緊繃的肌肉放鬆。

讓臥室有利於睡眠。保持舒適的光線、噪音和溫度,不會打擾您的休息。不要在臥室裡進行睡眠或性行為以外的活動。這會有助於您的身體感受到這個房間是用來睡覺的。

責任編輯:李寰宇#

相關新聞
睡眠不足時 肌酸能改善大腦功能嗎?
睡不好危害遠超想像 簡單兩招讓你睡得香
春暖清明時節 中醫師提醒春養肝氣順則身安
老鷹頻頻攻擊英國村民 終於被當地居民捕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