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徵收全球關稅,這一措施對其它國家而言,可能是一個調整本國貿易政策的一個機會。但對中共而言,卻是難以承受的一個苦果,因為川普關稅2.0與1.0有根本的不同。
中共的報復
針對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4月4日中共官方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以及對美國公司採取實體清單、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反傾銷措施等。
這種行為令眾多觀察人士感到不解,因為在正常的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的博弈,買方通常是通常談判的主導方。有經濟學家甚至認為,「一群只會賣貨的乙方,絕對不可能挑戰手裡有錢的甲方」。
有評論認為,對其它國家而言,談判是一種利益權衡;但對中共而言,讓步不是交易,而是統治合法性的風險點。
中共官媒為了配合反制,宣傳美國打「對等關稅」牌惹眾怒、歐盟發聲、多國誓言反制等。還有一種更加離奇的說法是,中共可以取代美國成為自由貿易的領導者。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對大紀元表示,中國外貿都靠著退稅的方式進行,本身就不是一個市場經濟行為,人民幣國際化還不是那麼普遍,匯率還受到掌控,怎麼會能夠做自由貿易的領導?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立對大紀元表示,人民幣的全球儲備貨幣只有2.2%,中共也不願為自由貿易提供公共財,更不可能領導WTO,遠遠不可能成為領導者。

台灣總體經濟學者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美國提供出口市場給別人出口,有大量的貿易逆差,讓別人有錢賺,所以才是老大。
他指出,今天中國是貿易順差大國,一直在賺別人的錢,去年的貿易順差將近一萬億美元,人民幣也沒辦法國際化。
「一方面一直貿易順差,二方面又要成為自由貿易的領導國家,開什麼玩笑?」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除了中共外,大多數美國貿易夥伴都希望能與美國談判解決貿易摩擦。
阿根廷、以色列、越南等國家願意將關稅降至零;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準備飛往華盛頓談判;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全球貿易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從一開始我們就一直準備與美國談判」;意大利總理喬治婭‧梅洛尼表示「要與美國人就此事展開坦誠的討論」。
關稅讓美國在談判中掌握了主導地位。4月3日,川普在搭乘空軍一號時表示,「每個國家現在都打電話來找我們談判。」「如果有國家表示,願意給我們非常優渥的條件,只要那對我們來說夠好,我們當然可以談。」
全球關稅和川普貿易戰1.0有何不同?
針對中共的報復,川普4月4日在真相社交媒體上回應道,「中國(中共)把事情搞砸了,他們非常恐慌,這是他們所承受不起的後果!」
川普4月5日在帖文中說,「中國(中共)受到的打擊要比美國嚴重得多,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
川普這樣說,這涉及到全球關稅和川普貿易戰1.0的根本不同。

林子立對大紀元表示,川普1.0關稅是針對中共,但是發現中共以洗產地的方式不僅成功規避,還更加大北京與洗產地國家的經貿、政治的連結。
他認為,造成當前美國經濟的困境,源自於新自由主義與全球化。「因此,此次全球關稅就是要根本改變全球化。」
林子立表示,美中針鋒相對已經開始,幾乎沒有回頭路。
吳嘉隆表示,川普1.0的時候來來回回與中共談了好多次,川普2.0根本沒有跟中共談,直接開火了,這是第一個差別。
他說,第二個差別是對盟友也課關稅,把中共從盟友中排擠出去,把中共洗產地路徑全部封死。這等於二戰以後所謂全球化徹底結束了,也沒有什麼世界貿易組織了。第三點就是,逼製造業前往美國投資設廠,二戰時期戰略產業是鋼鐵跟石油,現在多了晶片、藥品、稀土,以及造船跟汽車這些傳統的重工業,都要引到美國來。

吳嘉隆表示,接下來的觀察就是所謂二級關稅,二級關稅就是針對中共來的,因為中共大量買委內瑞拉的石油、買俄羅斯的能源產品。
「現在美國還沒有推動二級關稅,如果啟動二級關稅,就等於對中共是正式宣戰了。」
川普2.0全球關稅 鎖死中國轉口通道
川普進入白宮的第一天就頒布《美國優先貿易政策文件》,其中平衡與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是重點,特別關注透過第三國規避關稅的問題。
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北京為了逃避關稅,通過洗產地的方式把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國家。越南是最大受益者之一,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2024年達到 1,230 億美元,是 2018 年水平的三倍。
如今,這些國家也受到了關稅的打擊,在徵收關稅最高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中,有5個是亞洲國家,其中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徵收46%至49%的高額關稅。
BBC,CNN 均報導,川普全球關稅對上述國家的打擊,是對中共「全面封鎖」、「真正目標是中國」、代表著「對北京延伸供應鏈的全面攻擊」。
自2018年中共為避關稅轉移產業鏈至東南亞以來,東南亞對中共的經濟依賴日益加深,並產生了深遠的地緣政治影響。
在全球化時代,很多國家認為美國倡導的自由貿易是理所當然的公共品,本國享受美國保護的同時,也在貿易及政治問題上對中共妥協。
川普最新全球關稅,除了切斷了中共逃避關稅的主要手段,也讓這些國家意識到,除了美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實體能夠充當全球自由貿易的守護者。在美國與中共之間,必須做出選擇。
這實際上削弱了中共東南亞經濟控制,重新調整了該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
川普政府是否利用關稅壓力,逼迫這些轉口國家對中國產品加稅,也成為一個觀察的焦點。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一直向墨西哥施壓,墨西哥提出的一項讓步是,在對華關稅方面與美國保持一致。
吳嘉隆認為,接下來可能是美國課中國多少關稅,大家跟進。未來一兩個月,美國會檢驗各國交的投名狀,越南有誠意,就給你零關稅,台灣有誠意,泰國有誠意,關稅就降下來,就跟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對中國課高關稅。就形成一個對中國的貿易壁壘。

邱萬鈞對大紀元表示,對越南這些國家來講,向川普妥協,可能是一個不得不為之的選擇,他們出口產品太多到美國去,美國市場已經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我相信川普應該會要求(越南對)中國產品洗產地的方式做些圍堵,這是可以想像的。」
他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訂一些規定,就是原物料或組裝過程中有多大比例是在貿易夥伴國(中國)進行的。
目前,社交媒體X平台已有消息傳出,越南專家和本土媒體分析,美國可能會對越南降低到10%,但美國對越南會開出條件: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原材料徵收35%~50%關稅;加強企業原產地審核力度。
歐洲關門
隨著美國市場對中國出口的關閉,中共別無選擇,只能將其過剩的工業產能湧入歐洲。
這已經引起了歐洲大陸的警覺。法國總統馬克龍警告,對亞洲國家徵收高額關稅可能會導致它們將多餘的產能轉移到歐洲,這可能會給歐洲大陸的工業帶來「巨大後果」。
「我們將不得不對更多行業採取保障措施」,一位歐盟高級外交官對《金融時報》表示,「我們非常擔心這會成為與中國關係緊張的另一個原因。我不認為他們會改變出口過剩產能的模式。」
林子立表示,美國新的關稅,歐洲巨大而開放市場成為中國商品的唯一選擇,可能導致中國向歐盟市場「傾銷」價值數十億歐元的商品。

邱萬鈞表示,全球關稅會造成歐盟的反彈,歐盟國家勢必會對中國的產品比較防範。當然還有英國,英國因為香港的問題,對華關係這十年都不太好。所以在貿易上對中國的態度會更加保守。
「不過,因為歐盟本身是二十幾個國家。每個國家利益不太一樣,對華態度也會有所不同。」
吳嘉隆表示,歐洲也不可能消化中國的傾銷商品,一定會設置關稅貿易壁壘,不擋住中國不行,這也會帶來歐中關係的惡化。
他認為,歐洲一開始唱反調,都是為了跟美國討糖果吃的,不是真的要跟中共交好。「歐洲最終還是會站對美國這邊,因為美國對歐洲有軍事看管,歐洲不可能跟美國唱反調。」
中共報復自食其果
在4月2日公布的美國「對等關稅」中,美國對中國加征34%的對等關稅,再加上與芬太尼20%處罰關稅及此前關稅疊加,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已上升至65%—66%。
再加上川普對中國轉口貿易的圍堵,及對委內瑞拉石油採購和 301 條款產品可能徵收的額外關稅。一把利劍懸在中共的頭上。
多家市場機構認為,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超過2018年—2019年那輪加徵關稅。
花旗認為,根據線性模型測算,在幾乎不存在貿易轉移的情況下,54%的關稅上調(其它條件不變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衝擊約為減少2.4個百分點,出口衝擊約為減少15.4個百分點。
澳洲著名金融集團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 Limited)去年估計,如果美國對中國關稅水平達到60%,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可能減少2個百分點。
國際投行瑞銀(UBS Group AG)也預測,這樣的關稅水平可能使中國年度經濟增長率減半。
這個時候,中共選擇報復美國,從正常的貿易觀點來看不可理喻。
吳嘉隆認為,美國可能用全球關稅的方式來審核過濾其它國家,如果能夠談判不報復,等於站在美國這邊;如果報復的話,就是非我族類。
「中共現在很明顯不想回到鄧小平向美國表忠那種回應方式」,他說,鄧小平當年是向美國表態效忠,美國就支持他的改革開放。美國有支持中國才談得上大國崛起,美國不支持沒什麼大國崛起。
「現在中共就是準備跳坑,跳坑的結果就是倒退到改革開放前。」
吳嘉隆表示,如果這樣發展下去,中國經濟就熄火了,沒有動能了,將來就是社會動亂,改朝換代。
邱萬鈞表示,基本上中國很多經濟問題如銀行存款、爛尾樓問題,都變成社會問題被中共鎮壓下去。在西方國家或在自由民主國家來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認為,因為在自由民主國家,經濟如果弄不好的話,人民就是一定會把執政者逼下台。中國的情況不是如此,所以,日後中國經濟這些潛在的未爆彈,它還會被當成社會問題壓多久,會考驗整個中國社會。◇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