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當緬甸在3月28日發生強震時,鄰近的泰國也受到波及,而且不光是陸地上,連海洋生態也受到影響。在泰國就有一名研究人員的團隊拍到魚類在這場地震來襲時集體避難的罕見畫面。這是該國首次有研究人員記錄到這種避難行為。
泰國農業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漁業學院助理教授東恩(Thon Thamrongnawasawat)日前在臉書上分享了這項發現。他的研究團隊在泰國西部的海洋保護區斯米蘭群島海洋國家公園(Mu Ko Similan National Park)觀察海洋生態時,捕捉到了魚類在地震時聚集在海床的現象。
(點擊這裡可以看這則帖文)
泰國觀光局(Tourism Authority of Thailand)指出,斯米蘭群島海洋國家公園位於攀牙府的庫拉布里(Khura Buri),占地32,000英畝,在1982年被設立為國家公園。
東恩在臉書上分享了幾張魚類成群貼近海床的照片。這些魚最初在水中活躍地游泳。但當地震發生時,牠們突然停止移動,而且貼近海底。這種行為非常不尋常,因為魚類通常在白天很活躍。
東恩將其形容為「趴在地上」,就像人類避難的時候,得趴在地上一樣。如果漂浮在水中,魚類會有被水流或波浪捲走的風險。
東恩說,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多種類型的震波。有些波浪較輕但速度較快,魚可能會感覺到這些波浪,而人類則不會。
東恩提到,他的志工朋友在以無人機監測儒艮時也發現,這種非常敏感的動物在地震時受到驚嚇,從淺水區逃離,依照躲避海嘯的原則游到深水區。因此,當海嘯發生時,沒有傳出儒艮被海浪沖上岸的消息。
東恩強調說,這是泰國首次有人明確記錄此類魚類行為。這些發現為以動物為基礎的自然災害早期預警系統的潛在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證據。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