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系統降低開源程度 引發中國開發者擔憂

人氣 3900

【大紀元2025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瑞昌、張鐘元、寧芯採訪報導)近日,科技圈對谷歌的安卓系統是否閉源出現爭論。他們認為該系統實際並沒有閉源,只是開源成度降低,這對於安卓系統的手機廠商和普通使用者影響不大,但可能對一些中小型開發者構成挑戰。

這場爭議源自谷歌向專注安卓報導的科技媒體「安卓權威」(Android Authority)證實,安卓作業系統的開放原始碼專案(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的程式碼開發過程將轉為內部進行,不會對外公開,但新版本完成後仍會發布原始碼供開發者使用。

一些媒體得到該消息後,對該消息進行「錯誤解讀」,讓許多人認為谷歌將徹底閉源安卓系統,引發業內憂慮。這一誤解之所以引發關注,與安卓系統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密切相關。

據市場調研機構「對位法」(CounterPoint)在今年3月公布的數據,安卓占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的74%,蘋果iOS占22%,中國鴻蒙系統占4%。另外,多數人使用的平板、電視、智能手錶、汽車智能面板、智能音箱等智能終端裝置,也是以安卓系統為主,其生態影響力不容忽視。

儘管谷歌已澄清將堅持安卓系統的開源承諾,中國部分媒體仍刻意錯誤解讀成谷歌是在配合美國政府,要針對中國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廠商vivo、小米、OPPO和其它使用安卓系統的中國廠商開刀。這導致許多中國民眾在缺乏準確資訊的情況下,發表過激言論。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林宗男對大紀元表示,「除了中國外,其它使用AOSP的國家和企業並未對谷歌進行惡意報導。中共的這種作法除了會激起中國人對抗歐美情緒,對於它現在的處境並沒有實質的幫助。」

谷歌計劃統一安卓系統開發

目前,安卓作業系統主要分為兩套分支(Branch)。一個公開開源的AOSP,任何人都可訪問;另一個是不開源的谷歌行動服務(Google Mobile Services,GMS),該服務主要是谷歌自己內部開發使用。

GMS是谷歌行動服務的統稱,包含與系統深度整合的應用程式和API(應用程式介面)。若廠商需要使用GMS,就要繳納一筆GMS認證費用給谷歌,在通過谷歌的設備相容性與性能審核後,才可獲得GMS許可協議。

廠商獲得GMS許可協議後,就可以在設備上預先安裝Google Play,Gmail等谷歌服務和應用。由於該項協議審核標準相對嚴格,並非每個品牌和開發者都能獲得該項授權。

AOSP是谷歌主導的一個公開且開放原始碼專案。據安卓來源(Android source)官網介紹,谷歌提供了安卓作業系統的核心程式碼和基礎架構,任何人可免費下載、查看與修改,但修改後的版本需經谷歌審核以確保相容性。

這類似於谷歌提供「建築藍圖」,開發者可基於此打造自定義版本,但須保證系統穩定。目前,三星的One UI、小米的澎湃OS,OPPO的ColorOS,vivo的OriginOS和榮耀的MagicOS等系統均基於AOSP開發。

谷歌宣布,未來AOSP的開發過程將不公開,僅在新版本發布時提供完整原始碼。AOSP的官網也顯示,「自2025年3月27日起,我們建議使用安卓最新版本(Android-latest-release),而非AOSP主程式(Aosp-main)建構和貢獻AOSP。」

目前主要有變化的是安卓系統特定元件的公共原始碼發布頻率,其中包括建置系統、更新引擎、藍牙堆疊、虛擬化框架和SELinux等以AOSP為優先的元件。安卓系統核心框架等主要元件,仍由谷歌內部開發。

多數手機廠商表示,谷歌這次作法對他們影響不大,因為他們與谷歌簽有協議,可使用內部版本的安卓系統,普通用戶基本沒有修改安卓系統需求和能力,應用開發者也幾乎不受影響,因這僅涉及平台開發層面。

另外,中國以外的安卓系統的開發人員(包括建立自訂ROM的開發人員)多數基於發布分支而非主分支工作,原因是主AOSP分支本身就不穩定性,所以那些使用AOSP產品的公司也很少使用主AOSP分支。

安卓權威認為,目前受影響的是的主要為AOSP貢獻的中小型外部開發者或科技記者。這項改動降低了他們對谷歌開發工作的了解,若沒有GMS許可證,將落後他人數週或數月知曉安卓系統變化。

《馬克時空》頻道主持人馬克告訴大紀元,「中國很多小型的手機應用、汽車應用企業依賴公開的AOSP,以規避GMS費用並享受即時更新。現在谷歌改變規則,將代表這些廠商難以快速更新程式碼。」

日本電腦工程師清原仁(Kiyohara Jin)對大紀元表示,「谷歌現在這種作法,很可能讓那些原本沒有簽署GMS協議,又想藉由AOSP系統獲利的人,因無法快速維護系統而申請GMS認證,從而增加谷歌收入。」

谷歌為降低安卓系統開發成本

谷歌此舉旨在簡化開發流程,將雙分支合併為一,以降低維護和開發成本。因為雙分支程式碼差異較大,公共AOSP分支通常落後於私人分支,兩者合併時又經常發生合併衝突,容易引發安卓系統錯誤(Bug)問題。對此,谷歌勢必要花很多精力去修復衝突,並發布維護補丁來維護整個系統的運作。若第三方開發者持續貢獻程式代碼,谷歌就需要不斷的篩選、融合、解決衝突,其維護成本勢必進一步攀升。

據客製化軟體開發公司Space-O Technologies在3月底的最新分析,應用程式維護成本占行動應用程式開發總成本的15%到20%,成本涵蓋託管費用、錯誤修復和更新、功能服務、API集成、IT支援、技術干預等項目,且每項維護成本均有差異,例如IT項目每年至少要花費1萬美元。

谷歌過去沒有公布安卓系統上維護成本。不過,據Space-O Technologies網站在3月底公布的分析結果與谷歌本身的複雜性、規模性和大量AOSP分支來看,其年維護成本可能達數十億美元。谷歌則透過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的服務費、安卓與谷歌廣告收入、廣告收入及硬體合作抵銷部分成本。

馬克分析說,「谷歌很可能想把節省下來的資源轉投到AI領域,讓公司早日在AI領域上取得領導地位。谷歌CEO皮查伊(Sundar Pichai)2024年底曾告訴內部人員,2025年是公司關鍵年,需加速運轉應對AI領域的激烈競爭。」

林宗男教授則認為,「谷歌這次的作法符合商業邏輯。多數科技公司在初期開發一套軟體、程式和AI時,基本會透過開源達到擴大生態圈和搶占市場,等到一切都穩定後,就會因維護成本上升開始調整商業策略。」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TikTok部分美國員工紛紛跳槽至Meta和谷歌
谷歌AI主管:DeepSeek無創新 成本被低估
谷歌AI主管:DeepSeek的某些說法被誇大
谷歌推新功能 實時提醒你在和騙子打交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