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觀察】川普對等關稅看不懂?一次性解讀

人氣 702

【大紀元2025年04月04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秦鵬觀察》。

今天焦點:川普對等關稅到底要幹嘛?太多人高呼看不懂!為什麼不懲罰俄羅斯?對中國的稅率到底是怎麼計算的?美國經濟會不會崩潰?突發!印度、以色列等國家,宣布要對美國完全取消關稅。世界經濟秩序走向何方?

4月2日,川普推出了對等關稅,太多人高呼看不懂,全球股市也產生了巨大震盪。川普到底要做什麼?一次性回答關於這次關稅的諸多疑惑:

稅率到底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對誰傷害最大?
為什麼不懲罰俄羅斯?
對中國美國和世界產生什麼影響?
美國會振興,還是會從此衰落?
為何印度以色列宣布對美關稅為0?
世界會出現多個小貿易群體,對抗美國嗎?

1. 關稅是怎麼就算出來的?

川普這次關稅一出來,很多人都懵了,股市也懵了,加稅幅度比之前大家預想的都要高、加稅的國家範圍也都要廣。所以,我們看到全球股市震盪。這樣一來,現在全球都在激烈爭論就是,這個稅比例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比如,台灣,川普說他們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比例是64%,打個對折是32%,但是有一些台灣朋友就覺得奇怪,台灣關稅對美國商品的平均關稅率只有約6.34%,農業產品可能高達15-17%,對汽車可能高達30%,就算你再加上增值稅5%,也達到不了64%啊。

怎麼回事兒呢?按照川普政府之前的說法,對等稅率是一個國家對美國的名義關稅,加上非關稅壁壘(比如增值稅比例或者政府補貼、政府限制),再加上匯率操縱。但是真的嗎??

川普白宮發佈會剛召開不久,網上就有人發現了一個祕密,說真實的算法,是用這些國家和美國的貿易順差除以對美國出口總額,除以2,再看這個數值和10%相比哪個大,取最大的那個。結論一出,網路譁然。很多人嘲笑川普團隊是草台班子,說這是小學生都會做的數學題,幹嘛要弄得那麼玄乎?

不過,之前美國貿易貿易代表辦公室給出了另外一個算法,
Δτᵢ = (xᵢ -mᵢ)/(ε × φ × mᵢ)

其中,分子(xᵢ -mᵢ)表示對美國出口減去對美進口,也就是貿易順差。

分母ε × φ × mᵢ,(讀音是epsilon times phi times m-sub-i,或者艾普西龍乘以φī乘以m下標i),這三個分別表示:
ε是指「進口價格彈性」,表示是進口數量對價格變動的敏感度;

φ(> 0),是指從不同國家進口商品價格,對於關稅增加的敏感程度不一樣,這個敏感程度叫「關稅傳導率」,即關稅每提高一個單位,進口價格會轉嫁多少;

這二個和該國家對美國出口額相乘,ε × φ × mᵢ,表示每單位關稅增加對進口數量的影響。

2. 這是草台班子,還是聰明透頂?

最後這個算法,看起來很有學問的樣子。但是,《華爾街日報》週四卻發現,實際上,「進口價格彈性」和「關稅傳導率」互為倒數,也就是相乘等於1,也就是說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公式簡化一下,還是各國對美順差除以對美出口總額。

所以,網上很多人就笑,這是一群小學沒有畢業的人算出來的。

怎麼看呢?我們知道,川普團隊實力強大,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年在量子基金和英國央行作戰,在宏觀戰略、金融和貿易方面,絕對是頂級專家;馬斯克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這邊忙著做DOGE查帳,速度和效果驚人,那邊居然還把社交媒體平台X和人工智能公司xAI併購,談笑間又多賺了幾百億美元;商人川普在第一任期,作為政治素人,居然憑著一頓幾乎所有人看不懂的亂拳,讓美國同時獲得了低油價、低失業率,還有50年最低的通貨膨脹、高增長,還把中共打得七葷八素,而且一場戰爭沒有爆發。所以,嘲笑這樣一個上百年不遇的團隊是草台班子,確實有點過分了。

但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觀點,會說美國們給不同國家弄這麼高稅率,歐盟20%,印度26%,韓國25%,這些國家如果崩潰了,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這實際上沒看懂川普的風格。川普習慣以極限施壓打破陳規,迫使對手上桌談判。他這次定了那麼高的稅率,其實是商人的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各國來跟他討價還價。而且,雖然彈性系統之類比較虛,這些國家對美國高額貿易順差是真的,川普就希望他們降低順差,所以如果不想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這些國家就要提出新條件,比如降低關稅、降低關稅壁壘、不要再操縱貨幣,或者多多購買美國產品……條件自己開。

所以,大家看出來了吧?把算法弄簡單了有一個好處,就是其它國家都猜不透,給雙方的談判反而留下了更多的彈性空間。大家不要看現在各種消息滿天飛,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幾天世界各國一定都會忙著和美國談判,爭取取消高關稅。

3. 為什麼不懲罰俄羅斯?二個原因

但是有人發現了,名單上有幾乎沒人知道的一些島國,卻沒有俄羅斯。網上討厭川普的人就說這再次證明,川普要討好普京。不過,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真正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因為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拜登時代已經對俄羅斯收了很高的關稅;第二、川普要聯合俄羅斯對抗中共。

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拜登取消了俄羅斯的正常貿易地位PNTR,還徵收了高額懲罰性關稅。比如,2022年3月,美國對俄羅斯能源產品(如石油、天然氣、煤炭)實施進口禁令,直接禁止進口,因此已無關稅問題。2022年6月27日,又宣布對價值約23億美元的570類俄羅斯商品加徵35%的關稅;2023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拜登再將大部分金屬及礦產品關稅從35%提高至70%,影響約28億美元的俄羅斯進口商品。此外,對俄羅斯鋁及鋁製品加徵200%的關稅,自3月10日起生效;若產品中使用俄羅斯冶煉或鑄造的原鋁,則自4月10日起適用200%關稅。

因此,川普認為,現有制裁已足以壓制與俄羅斯貿易,無需再疊加對等關稅。白宮官員也表示,俄羅斯未被列入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名單,因為「兩國貿易降至幾乎為零」。

另外,川普2.0的外交政策重心之一,就是強化遏制中共。所以,聯俄抗共,或者至少讓普京繼續當站在旁邊看老虎打架的聰明猴子,這是川普的一張明牌,而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川普偷偷摸摸的幹。不,這是美國公開的國家戰略。

4. 誰受傷最厲害 有四個國家宣布對美0關稅?

對關稅戰將引發的結果,現在爭議很大。川普稱這是美國的「經濟獨立宣言」,貿易顧問納瓦羅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減稅」,因為每年收回來6-7000億美元,可以通過減稅的方式再返回給美國民眾。

但是,批評聲也很大,比如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批評,川普加徵關稅是為了給他的那些富人朋友們減稅。世界很多國家的領導人,也對川普的「解放日」表示失望,或威脅,還有的呼籲談判,中共則一如既往的宣稱「貿易戰沒有贏家」。

而美國股市則劇烈下跌,週四,2.8萬億美元市值蒸發,標普500下跌了近5%。

那麼,加稅到底對美國是利是弊呢?其實,在我來看,只談好壞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任何一個政策都會讓一部分人收益,而會另外一部分人受傷。所以準確的問應該是:關稅戰,到底誰受益更大?誰受傷最嚴重?

很有意思,美國幾個著名的政治人物,早已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我們來看一下:

這是對中國人權支持力度最大的民主黨眾議院領袖裴洛西,1996年,抨擊中共依靠對美國高額關稅,從天安門大屠殺之後,對美國的順差快速增長了10倍,從30億美元,增長到了340億美元。她質問「這是互惠嗎?」

再來看另一個。這是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這是2018年。

舒默說,他在對中國加徵關稅這件事情上支持川普,甚至他認為這事,川普做的的比布殊總統或奧巴馬都好。

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2008年,桑德斯批評建立沒有關稅的自由貿易區,將會摧毀美國的製造業。

所以,我想已經可以得出來的結論之一,就是美國政商界精英其實都知道,美國必須做出改變,恢復關稅可以促進美國製造和就業。也就是說,加徵關稅雖有短期的陣痛,但是必須承受的代價。而最終,即使各國會和美國談判,美國依然會保留一部分關稅。

這意味著,通過新關稅,川普總統向美國和外國公司發出明確訊息:全球化時代已經結束。過去依靠自由貿易、低關稅及美國的慷慨轉移生產線、美國全球買單形成的全球化,結束了!

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國家,將試圖重塑和美國的關係。有的和美國更加靠近,川普相應就會取消或者大幅降低這些國家的關稅,而有一些試圖對抗的,將受到更大的打擊。網上有朋友說,就看誰身段軟,誰受益最快的。事實將會如此。比如,新西蘭稱不會尋求報復,因為那將推高新西蘭消費者的價格,從而導致通貨膨脹。

不過,現在網上一些流傳的說法不準確,什麼「印度、以色列、墨西哥和加拿大宣布對美國實施零關稅」。目前這些還沒有發生。其中,加拿大實際上被美國徵收了25%的汽車關稅,而汽車產業等是美國希望回流的戰略產業。

受傷最大的應該是中國。不僅中國本身這一次被加徵34%的關稅,累積超過了54%,而且包括越南等中國大批轉移生產線的國家,也在這一次川普關稅戰中,遭受重創。

實際上,中美貿易順差長期維持在每年3,000億美元以上,如果考慮轉口貿易、洗產地等等,中國直接和間接的對美國貿易栓差,幾乎佔全球對美順差的半壁江山,當然是川普「對等關稅」的重點打擊對象。更何況中共還長期盜竊美國知識產權、還想打台灣、挑戰推翻美國全球的領導地位,等等,川普的更多大棒還在路上。

在新關稅戰下,中國受傷嚴重的原因還包括:

1)出口依賴度高:製造業、外貿企業首當其衝;

2)難以尋求替代市場:歐洲需求疲軟,「一帶一路」國家消費力不足,為了避免川普高額關稅,也一定會嚴防中國產品繼續洗產地;

3)美方還有科技封鎖、金融限制等配套措施。

4)中共高層近期強調「內循環」與「高質量發展」,但短期內無法消化對美出口劇烈萎縮的衝擊。

中國正面臨「關稅 + 科技 + 金融 + 地緣政治」四面楚歌的格局。如果不能迅速調整對美戰略,將成為這場經貿重構的最大輸家。

5. 川普到底要做什麼?結束全球化時代兼打擊中共

川普此次關稅調整的根本目的,是終結過去30年美國在全球化體系中扮演「最不設防市場」的角色,上演的三部曲:結束全球化 + 再工業化 + 抗擊中共。

全球化1.0(1990-2020)以中國崛起、美國去工業化為標誌;而川普「再工業化」、「關鍵產業回流」、「公平貿易」等口號,標誌著全球化2.0的終結。

美國此舉,也在試圖繼續重建一個「分層式全球貿易體系」:

1)核心朋友圈:美國與盟友(如英國、以色列、澳洲)

2)半邊盟友:可談可罵(如歐洲,印度、韓國)

3)邊緣與敵對國家(如中國、伊朗)。

6. 小群體對抗美國?

當然,很多人也認為,川普可能因此製造的四面楚歌,讓美國失去道義和朋友。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這方面我和大家說過,比如,歐盟,雖然他們對川普不滿,但是這是朋友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他們和中共,卻是不得不防備的關係。

在亞洲也是。之前,一些報道稱,日中韓三國已就共同應對美國的關稅達成一致,但是4月2日,日本駐華大使館發佈消息稱,武藤容治經濟產業大臣在4月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完全沒有討論這樣的事請。

也就是說,川普新關稅戰,不是單純搞加稅、所有產品美國製造,實際上他想搞談判,重新區調整朋友圈。他不僅是在打貿易戰,而且還在打制度戰與價值戰。下一步,全球將進入一場「國與國之間重新定義彼此經貿關係」的洗牌期。

誰妥協,誰轉身,誰固守舊體系,決定了誰能在這場世界貿易重構中存活,甚至領先。◇

《秦鵬觀察》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秦鵬觀察】Signal安全門 川普團隊驚險過關
【秦鵬觀察】川普給習算筆帳 每年欠$2.7萬億
【秦鵬觀察】經濟學家錯了?美新關稅不同以往
【秦鵬觀察】三少女殞命 小米SU7車禍 誰之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