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3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今天是美東時間4月2日,星期三。
今日焦點:紐約市長亞當斯貪腐案被法官永久撤銷;緬甸軍方向中國紅十字會車隊開火,稱未向其通報路線;何衛東再缺席重要場合,落馬傳聞發酵;川普今天推出關稅新政,墨西哥不報復,日本擔憂全球經濟。
【何衛東再缺席重要場合 落馬傳聞續發酵】
我們先來關注一條中共軍中的大新聞。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近日再次缺席高級別公開活動,引發外界關注其動向。
4月2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與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前往北京通州,參加一年一度的首都義務植樹活動。該活動已持續舉辦43年,被視為軍地高層的重要公開行程。
報導中提到,張又俠、尹力,以及中央軍委委員劉振立、張升民等人一同出席,並與部隊官兵共同栽種樹苗800餘株。但何衛東並未現身,且未被提及。
據彭博社報導,軍委副主席歷年來幾乎都會出席該活動,何衛東的缺席顯得格外異常,引發外界猜測他或成為中共新一輪軍中整肅行動的對象。
中共國防部在上週記者會上被問及何衛東是否被帶走時,僅回應稱「不了解相關情況」。
公開信息顯示,何衛東上一次露面是在3月11日出席中共全國人大閉幕式,此後未再出席任何公開活動。
彭博社引述《新聞週刊》和《華盛頓時報》報導稱,何衛東可能正在接受腐敗調查。但目前尚無公開證據顯示其有違法行為。
若屬實,何衛東將成為自1989年以來,首位在任期間遭調查的軍委副主席。上一次同級別的事件發生在趙紫陽被免職期間,當時趙擔任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
報導稱,近年來中共軍方接連爆出腐敗案件,已有兩任國防部長先後落馬,多名與火箭軍有關的高層遭清洗。原中央軍委委員苗華也因「嚴重違紀問題」遭到停職與調查。這通常是指官員涉貪的委婉用語。
目前,官方尚未就何衛東的情況發布進一步信息。
【緬甸軍方向中國紅十字會車隊開火 稱未向其通報路線】
3月28日緬甸強震以來,多國救援隊和援助物資陸續抵達震區救災。4月1日,一支中國紅十字會地震救援車隊由於沒有向緬甸軍政府通報行駛路線,遭到緬甸軍方開火。
緬甸軍政府發言人佐敏吞在一份聲明中說,4月1日晚9:30左右,軍方向一支由9輛車組成的車隊開火,原因是該車隊沒有向大使館通報其行駛路線。
開火事件發生在緬甸撣邦北部瑙丘鎮區(Nawnghkio),當時車隊正前往地震重災區——曼德勒市。
聲明中說,緬甸當地軍隊在距離車隊200米外用燈光示意停車,但對方沒有停車。在車隊接近100米的距離時,軍隊向空中開了三槍。中國紅十字會車隊隨後返回瑙丘鎮區。
聲明表示,當局將對槍擊事件的具體情況展開調查。
中共外交部稱,事件中無人受傷。中國紅十字會目前沒有對這起事件進行置評。
自2021年軍方奪取政權以來,緬甸內戰不斷,地方武裝持續在撣邦北部瑙丘鎮區與緬甸軍方發生衝突。專家提醒,外國車隊必須檢查路線上的每一個階段,以確保他們安全通過這些地方武裝占領區。
【眾院多數穩了!佛州共和黨全勝 自由派贏威州高院】
再來關注佛羅里達和威斯康星州,在4月1日舉行的一系列選舉,這兩場投票不僅影響地方政局,也可能重塑華盛頓的政治格局。
我們先來看佛羅里達。在兩場聯邦眾議院特別選舉中,共和黨順利守住了兩個空缺席位。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第六選區的爭奪。獲得川普(特朗普)總統支持的州參議員蘭迪.費恩(Randy Fine)擊敗了民主黨對手約書亞.韋爾(Joshua Weil),成功接棒已加入川普政府的前國會議員邁克.沃爾茲(Mike Waltz)。
這場選戰原本被認為勝券在握,但韋爾籌得近千萬美元,超過費恩的十倍,令選情一度膠著。儘管如此,共和黨最終穩住陣地,也將眾議院席次增至220席,繼續保持微弱多數。
分析認為,這次勝選為川普政策在國會推進提供了更多空間,也讓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鬆了一口氣。共和黨陣營因此多了一些迴旋餘地,面對黨內不同聲音也更有底氣。
再來看威斯康星州的最高法院選舉。民主黨支持的候選人蘇珊.克勞福德(Susan Crawford)擊敗了前州檢察長布拉德.希梅爾(Brad Schimel),繼續維持自由派在該州最高法院的4:3多數優勢。
這場選舉資金投入空前,各方力量積極動員。獲得川普支持的希梅爾陣營,得到了科技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300萬美元的捐款支持,此外馬斯克還通過支持組織發放兩筆100萬美元獎金,鼓勵民眾簽署反對「司法激進主義」的請願書,引發關注。
不過,克勞福德陣營則強調司法獨立性,並成功吸引大量小額捐款和外州資金支持。據布倫南司法中心統計,這次選舉總投入超過8100萬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法院選舉。
選後分析指出,這場選舉不僅反映威州選民對司法議題的重視,也折射出當前美國社會對不同政治勢力介入司法選舉的多元反應。
與此同時,威州選民還通過了將選民身分證制度寫入憲法的提案,支持率超過六成。這項修憲獲得共和黨和川普支持,被視為強化選舉誠信的重要步驟。
我們將會持續為您追蹤後續動態。
【紐約市長亞當斯案終結 法官駁回檢方起訴】
再來關注一樁倍受關注的司法風波。
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所涉腐敗案,本週三(4月2日)正式畫下句點。聯邦法官裁定,將該案「有偏見駁回」,也就是說未來不能以相同指控再次起訴,亞當斯得以無罪之身繼續投入連任競選。
案件最初於去年9月曝光。亞當斯被指控在競選期間收受非法捐款,還在擔任布魯克林區區長時多次享受免費或折扣機票,由土耳其外交官協助安排。檢方還指控他施壓紐約消防局,為土耳其新建領事館開通「綠色通道」,在未完成消防檢查的情況下開放建築。
案件走向發生轉折是在川普政府上台之後。司法部副部長埃米爾.博夫(Emil Bove)主導提出撤案,理由是亞當斯因涉案無法獲得安全許可,影響其參與情報簡報,恐影響市政運作。不過,博夫並未就案件證據作出評價。
司法部原本希望以「無偏見駁回」的方式結案,以便未來可重新起訴。但聯邦法官戴爾.霍(Dale Ho)拒絕了這一請求。他指出,若讓案件處於「隨時重啟」的狀態,恐讓公眾誤以為亞當斯是否獲自由,取決於他是否順從聯邦政策,特別是川普政府的移民執法優先事項。
這項裁定也獲得保守派律師、前美國訴訟總長保羅.克萊門特的認同。他指出,徹底撤案是最合適的處理方式,有助於化解外界對司法被政治干預的疑慮。
此前,司法部要求撤案的決定也引發震盪。南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包括臨時負責人薩松(Danielle Sassoon)在內,多人辭職,公開批評案件背後可能存在「交換條件」。
雖然案件告一段落,但亞當斯面臨的挑戰仍未結束。目前距離民主黨初選不到三個月,他此前因案件幾乎缺席整個初選階段,選情吃緊。根據多項民調,前州長安德魯.庫默(Andrew Cuomo)目前在黨內仍保持領先。
【川普關稅新政將啟 墨西哥不報復 日本擔憂全球經濟】
再來關注美國即將啟動的新一輪關稅措施。
週三(4月2日),墨西哥總統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表示,儘管川普總統即將公布關稅新政,墨西哥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她透露,墨方將在週四公布一項「全面性計劃」,但不會選擇針鋒相對。
歐盟委員會貿易發言人奧洛夫‧吉爾(Olof Gill)表示,歐盟將有兩項回應。第一項是針對美國鋼鋁關稅;第二項則是對新的汽車關稅及對等關稅,將有一個一次性回應。吉爾還表示,這個回應將在川普總統今天宣布關稅後作出。
而在關稅正式宣布前,日本也表達了憂慮。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Kazuo Ueda)在國會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高度不確定,可能對各國貿易造成衝擊。他表示,希望在即將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G20春季會議上,與其他金融領導人就此展開討論。
雖然外界存在不少擔憂,但白宮方面強調,川普總統始終願意展開「良好協商」。總統本人也表示,這項政策將為美國「帶回大量財富」。
事實上,關稅政策一直是川普「製造業優先」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根據白宮內部消息,此輪新政將擴大對關鍵進口商品的徵稅,強化本土產業鏈。
回顧首個任期,川普政府實施的232與301條款關稅,涉及超3000億美元商品,顯著減少了中國進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均顯示,這些關稅帶動了美國本土製造業回流,尤其是鋼鐵行業投資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美國鋼企宣布投資超過157億美元,預計帶動3200個直接崗位。標普全球也指出,關稅政策改善了鋼鋁產業信用狀況,促使多家企業擴大國內投資。
此外,一項研究預測,若全球同步徵收10%關稅,美國經濟將增長逾7200億美元,新增280萬個就業崗位,家庭實際收入增長可達近6%。
在這樣的背景下,墨西哥的克制回應、日本的謹慎警告,加上白宮持續推進的貿易重構策略,使這場關稅新政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