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22日訊】美中關稅大戰開打以來,中國出口商大量訂單被喊停,運往北美的貨櫃驟減,集裝箱滯留在碼頭。近日,蘇州港公告,提供3個月免費堆存,但難阻外貿企業集裝箱滯留損失,及洶湧而來的倒閉潮。
4月18日,江蘇太倉港口管理委員官方微信公眾號「蘇州港」公告稱,即日起,蘇州港各集裝箱碼頭對全市外貿企業進出口重箱提供免費堆存服務,暫定自2025年4月18日起至2025年7月17日止三個月。
據蘇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介紹,蘇州港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南鄰上海,西南為蘇州、無錫、常熟,蘇州港「一港四區」由沿江太倉港、張家港港、常熟港以及內河港區組成,是中國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沿海主要港口和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州港」公告的背後,是大量出口廠商哀嘆:快撐不住了。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位於江蘇的丹陽市衣品服飾公司,4月10日上傳了一支視頻,工人們正從貨車把一捆捆的貨物卸下來。廠商稱「6萬件的羽絨衣全部暫停」。
伯克利供應鏈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負責人4月11日拿著手機拍攝公司目前現狀,「倒閉了,倒閉了,真的倒閉了!」視頻的標題寫著,「內卷、人口驟降、關稅產品出不去,公司已死。」該公司原本年銷2億元(人民幣),擁有60名員工。
浙江台州起躍機電廠商發布的視頻寫著,「貿易戰中的中小企業,如果犧牲了,大家要記住我們企業的名字。」鏡頭舉目所及成堆的產品擺放著,「全部國外採取暫停發貨。這麼多貨全部都壓在這裡。這次關稅貿易戰,像我們這裡的中小企業首當其衝!」
4月15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調研時,強調「以更大力度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自由亞洲電台質疑,中國內需市場價格戰已打得腥風血雨,外貿廠商再加入,餅能跟著做大嗎?
「口袋沒錢,你刺激我有什麼用。如果有錢,你不刺激,我也知道消費。為什麼總在說刺激國內消費,刺激得了嗎?老百姓手裡沒錢,被他們壓榨的。」武漢田先生對該台表示,過去還沒有打倒資本家、地主時,一般的受薪工人,如果這家不行還能換一家,彼此競爭、工資自然上升。「現在只剩一個大地主共產黨,做不做都由它說了算,價格都由它制定,不卷是不可能的。」
「美國的消費市場約達19萬億美元,是全世界第一大市場。歐盟它的消費能力約10萬億美元左右。中國的消費能力是不足的。」中國獨立學者賀江兵對該台表示,中國人均消費有限,無法解決擴大內需的問題。
責任編輯: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