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紐約報導)隨著紐約州預算談判延宕,州參眾兩會日前僅得以通過臨時撥款法案避免地方政府關閉,市長亞當斯4月1日再度公開呼籲州議會儘速推動司法制度改革,特別是針對「刑事證據開示法」的修改。
紐約市警察局局長蒂施(Jessica Tisch)在記者會上補充指出,自2020年刑事司法改革實施以來,紐約市的重犯率急遽攀升。根據警局數據,2024年與改革前的2018年相比,重犯率在加重攻擊案中上升146%、汽車竊盜118%、搶劫83%、商店竊盜64%、重大盜竊71%,而入室竊盜則增長61%。
蒂施形容修法方案為「精準手術式調整」,目的在關閉改革法案中無意間開啟的法律漏洞,且「不會背離2019年改革精神」。
「我們並非面對整體犯罪率飆升的問題,而是極端的重犯現象(recidivism crisis),」蒂施表示,「我們需要關閉法律中無意間開啟的漏洞,讓整個刑事系統不再成為重犯者的迴轉門。」
根據現行的證據開示法,若檢方未在時限內提交所有證據,案件可能面臨駁回。市府提議給予法官更多裁量權,在證據遲交時可判斷其對案件結果的實質影響,避免因細節而釋放潛在危險犯。
亞當斯(Eric Adams)於週二記者會上指出,部分州議員「甚至不認為紐約市存在重犯問題」,顯示改革面臨政治上的阻力。他未具名這些持異議的立法者,但強調:「我們需要具體的政策工具,才能終結這種犯罪者不斷出獄再犯的循環。」
不過,極左派倡議組織「法律援助協會」(Legal Aid Society)反對關閉法律漏洞。該組織認為,州長霍楚(Kathy Hochul)和亞當斯支持的改革,實質上等同於對現行「刑事證據開示法」(Discovery Law)制度的全面撤銷,將重創被告的基本權益。
「這將使被告人再度陷入類似布勞德(Kalief Browder)案那樣的法律空窗期,無法及時獲知控罪細節,造成冤獄與強迫認罪的風險大增。」該協會聲明表示。
布勞德案指紐約布朗士區黑人青年布勞德2010年到2013年因盜竊一裝有貴重物品的背包而未經審判被關於雷克島監獄,期間他在單獨監室待了800天;出獄2年後布勞德在父母家中上吊自殺。此案作為推動後來的無現金保釋法的活動人士廣泛引用。
目前,州府預算談判尚未就司法制度改革的法律條文達成共識。亞當斯市長與其執法團隊正加強遊說,力圖在州府最終預算版本中納入改革條款。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