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正在克里米亞半島東部的客斥建造全新的23900羅戈夫級兩棲攻擊艦,而烏克蘭曾在2023年空襲該造船廠,摧毀俄羅斯一艘護衛艦,俄羅斯全新建造的無人機航母未來何時將成為烏克蘭的攻擊目標呢?
近日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全新的大型兩棲攻擊艦23900型,正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造船廠中進行建造。造船廠正是位於克里米亞半島東部的刻赤港口中的扎利夫造船廠。早在2023年11月的時候,烏克蘭軍隊就曾經襲擊過這裡,擊潰俄羅斯的一艘護衛艦。
俄羅斯23900型兩棲攻擊艦
我們今天就看一下,俄羅斯的這個全新的23900型兩棲攻擊艦到底長什麼樣?
23900攻擊艦的排水量達到40,000噸,長度220米,可以說是在冷戰之後,俄羅斯建造體積最大的軍艦。俄羅斯在2010年法國訂購了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因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東部,法國在西北風級建造完成之後拒絕向俄羅斯交付。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是法國海軍為了增強自己兩棲作戰能力,替代原有的傳統登陸艦所設計的一款全新軍艦。西北風級滿載排水量達到21,500噸,長度199米,吃水深度為18.8米。可以搭載450名士兵,70輛戰車,或者是13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攜帶的是4艘機械化登陸艇,或者是兩艘登陸氣墊船。
西北風級的自衛系統略顯單薄,只有兩套西北風式便攜式防空導彈,和若干機槍。這樣的防衛系統就算是在大型航母和兩棲登陸艦中也略顯不足。在2010年開始,法國海軍在西北風上加裝了多套遙控武器站,既可以用來在反海盜行動中進行近程自衛,也可以攔截無人機。
西北風級設有六個直升機起降點,可以搭載16架重型直升機,或者多達30架輕型直升機。西北風級裝備了野戰醫院,有二十多個手術房間,69張床位,配備CT掃描儀和超聲波檢查設備,甚至還有放射科。
首艦「西北風」號在2004年下水,法國海軍總共採購了三艘兩棲攻擊艦。在2010年,俄羅斯和法國達成協議,購買兩艘西北風級。在2014年,因為俄羅斯非法吞併克里米亞,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行了武器禁運,剛剛建造完工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被取消了對俄羅斯的出售。在一年之後,2015年,法國和埃及達成協議,以9.5億歐元出售這兩艘為俄羅斯建造的兩棲攻擊艦。
那俄羅斯沒了法國的西北風,就決定要自己建造。因為俄羅斯實在是需要大型航空母艦或者兩棲攻擊艦,手頭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三天兩頭躺在船廠裡,不是在維修,就是在著火,目前看起來距離重新服役實在是太遙遠。而現代戰爭中,這種三、四萬噸的兩棲攻擊艦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它可以幫助軍隊進行兩棲登陸作戰,如果在俄烏戰爭時,俄羅斯有足夠的兩棲作戰力量,那麼很有可能就從敖德薩進行登陸了。
第二,這種大登陸艦可以作為指揮艦來使用。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三年前就被烏克蘭擊沉了,而自己的基洛夫級巡洋艦也面臨陸續退役的情況,俄羅斯現在各個軍種中其實沒有合適的指揮艦。
第三呢,就是這些艦還可以作為無人機航空母艦。戰爭已經表明,現代無人機對於戰爭影響是極其巨大的。無人機相對來說它的體積和重量更小,所以對於起飛條件的要求沒有像艦載機那麼高。像俄羅斯的蘇-33艦載機,從蘇-27改裝來的,就是因為體重和體積太大,導致最後俄羅斯海軍的選擇是體積更小的米格-29。而米格-29也有自身的限制,載彈量有限,性能有限,而這一點成為了俄羅斯海軍航空兵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
俄羅斯最新搞出來的這款S-70「獵人」無人機,就準備裝配在羅格夫級兩棲登陸艦上。S-70看起來外形比較樸實,進氣道位於機背,完全沒有六代機那種流線型設計和科技感。但S-70部署到「羅戈夫」級兩棲登陸艦上,它在未來就要變身成一艘「無人機航母」了。
咱們來看一下這「羅戈夫」級到底長啥樣。從圖紙上看,它比法國的「西北風」級大了不止一圈——滿載排水量40,000噸,最大航速能跑到22節,能裝75輛作戰車輛,還能帶4艘機械化登陸艇。
艦內的機庫設計最多可以塞下20架直升機,搭配的主要是俄羅斯自產的卡-27、卡-29還有卡-52。其中卡-27和卡-29是幹運輸的,最多能帶16名兵,或者4000公斤貨物;而卡-52就是專門對地攻擊的攻擊直升機,負責提供火力支援。
從外形上說,這船和歐美那種簡潔利索的戰艦不太一樣——「羅戈夫」級的艦橋又高又大,說實話有點臃腫,看著不太協調。除了用來當指揮中心,估計後部還給柴油機排氣系統留了通道。
2020年的時候,俄羅斯海軍正式下單,在克里米亞半島東部的扎利夫造船廠同時開建兩艘,一艘要交給黑海艦隊,一艘給太平洋艦隊——要是能順利完工,它倆應該會成為各自艦隊的旗艦。
按當時的計劃,這倆船原本是在2026年和2027年交付的。但你看看現在的衛星圖像,造都造了五年了,艦體還沒完工,別說下水,連成型都還差一大截。等完工、舾裝、調試、試航,怎麼也得拖到2030年才能交付海軍。按照目前俄烏戰爭這個節奏,說不定還沒造完就被炸了。
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發動大規模打擊
其實烏克蘭早就盯上克里米亞了,2023年秋天,烏軍就對那邊發動了一波大規模打擊,主要打兩個地方,一個是塞瓦斯托波爾港,另一個是克里米亞東邊的刻赤。
先說9月那次進攻,烏克蘭出動了多艘無人艇加「暴風影」巡航導彈,直接打了黑海艦隊的老巢——塞瓦斯托波爾。當時有一艘基洛級潛艇和一艘「蟾蜍」級登陸艦正在乾船塢維修,結果就成了活靶子。
烏軍來了個飽和式打擊,10枚暴風影導彈加上3艘無人艇一起上,俄羅斯就招架不過來了。
後來的衛星圖顯示,那艘基洛潛艇被打得不輕,中間炸了個大洞,尾部也嚴重受損,可能是彈頭爆炸引發的二次爆炸。基本可以確認,這艘潛艇已經徹底報廢了。
緊接著10月4日,烏克蘭又來了,這次打的是扎利夫造船廠。被擊中的是22800型輕護艦「阿斯克爾特」號——排水量不到1000噸的護衛艦,配了8個垂發單元,可以發射「口徑」巡航導彈。這次它的上層建築和雷達都被炸了個稀爛,幾乎是打殘狀態。
這一連串的打擊行動也說明了個問題:烏克蘭現在是有能力打擊克里米亞上任何一個軍事目標的。之前沒打「羅戈夫」級,一方面是因為那船還沒建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烏克蘭打算等它快完工的時候再來一次「精準斬首」。
俄航母很可能成為烏克蘭新靶船
現在烏軍手裡遠程打擊武器不少,除了英國給的「暴風影」,德國可能也會給「金牛座」——他們射程有500公里,烏克蘭國內一發就能打到克里米亞任何地方。再加上美國提供的ATACMS戰術導彈,也能打300公里,打克里米亞東部的造船廠綽綽有餘。烏克蘭現在還卡發了改進版本的海王星導彈,射程能打到800公里,別說克里米亞了,莫斯科都在射程之內。
說實話,我要是俄羅斯海軍,現在心裡肯定懸著——這兩艘無人機航母建成的那天,很可能就是烏克蘭導彈「鎖定」的那天。三年前,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被「海王星」給打沉了,這兩艘「羅戈夫」級兩棲攻擊艦,作為未來黑海艦隊的旗艦,恐怕走不出造船廠,就將成為烏克蘭的下一艘靶船。
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MilitaryIntelligence999/featured
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7Rbr3gcLeMtv0n13p0c
訂閱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nsuoshifen/
捐款網址:https://donorbox.org/tssf
責任編輯:孫芸#